2.2-1预制T梁架设施工技术交底(DJ180).doc

2.2-1预制T梁架设施工技术交底(DJ180).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预制T梁架设施工技术交底(DJ180) 4.2施工方法 4.2.1桥间转移 (1)在架设完成一座桥之后,架设下一座桥时桥机在路基上进行转移,运梁车安装转运托架并用前吊梁小车吊至指定位置(如图4.2.1所示) 图4.2.1 (2)销接吊梁小车与曲梁,拔去曲梁与机臂的连接销; (3)2#柱按架梁位置不动,按照上图所示位置调整1#柱、2#柱及前后运梁车位置,将0#柱折叠; (4)收1#、2#、3#柱将机臂落在转运托架上,并使柱体离地。将运梁车与机臂用倒链钢丝绳捆绑牢固;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至桥头。 4.2.2桥头转换 (1)零号柱对位,放置运梁车防溜装置。用倒链将柱体放下,插好上、下铰座销轴。零号柱后预留一号柱位置,顶升零号柱与墩台支撑好。支垫好二号柱轨道,顶升二号柱使机臂与后运梁车支架离开约20mm。(如图4.2.2-1所示)。 图4.2.2-1 (2)一号柱前行到零号柱后面架梁状态位置,插曲梁与机臂定位销轴。用倒链将一号柱走行机构(带横移轨道)放到墩台上,调平并支垫好一号柱横移轨道。(如图4.2.2-2所示)。 图4.2.2-3 (3)用倒链将一号柱基本节放下,紧固法兰连接螺栓,安装1#柱拉杆。(如图4.2.2-3所示)。 图4.2.2-3 (4)顶升一号柱和二号柱到桥机架梁位,机臂高差0-100mm。前吊梁小车吊起前运梁车放到二号柱后面。(如图4.2.2-4所示)。 图4.2.2-4 (5)运梁车连接,退出运梁车。 4.2.3过孔 (1)过孔作业前应安排好各关键部位负责人员,按以下过孔工序进行,听从统一指挥。在过孔过程中机臂水平度和柱体垂直度控制是关键点。 (2)前、后吊梁小车分别与1#柱、2#柱销接(使曲梁、行车与1#柱、2#柱销接成一体),解除曲梁与机臂销轴联接,固定好一号柱固定装置,将整机降低750mm,1#柱用刚性拉杆锚固在已架梁上,使架桥机达到过孔状态。(如图4.2.3-1所示)。 图4.2.3-1 (3)收3#柱,前、后行车共同驱动机臂前移14m。(如图4.2.3-2所示)。 图4.2.3-2 (4)支3#柱在其下方垫枕木和硬杂木板并用楔子找平。提2#柱并前移与一号柱中心距16.5m,支撑2#柱,轨道下方垫块下用硬杂木板找平,要求轨道全长高差不大于15mm且轨道两端部高度不得低于中部高度,2#柱两根轨道间的平行度不大于10mm,2#柱柱体垂直度要求不大于5‰(根据铅垂线和在柱体上画出的刻度线来判断)。在首孔过孔时,2#柱横移轨道处路基必须垫平压实,两端须密排硬杂木支垫。(如图4.2.3-3所示)。 图4.2.3-3 (5)收3#柱,机臂、0#柱、3#柱一起前移,零号柱到墩台既定位置。顶升零号柱使机臂前端与一号柱处高差-50mm~150mm,调整零号柱垂直度。(如图4.2.3-4所示)。 图4.2.3-4 (6)支0#柱、3#柱,在支撑好0#柱和3#柱后,用4个倒链将3#柱拉好。提2#柱将其移动到32m架梁位置。(如图4.2.3-5所示)。 图4.2.3-5 (7)支好2#柱,拆除1#柱的斜拉保护。提1#柱,前移到墩台。支撑1#柱,要求1#柱横移轨道下部用硬杂木垫实并用楔子找平。轨道全长高差不大于15mm,且轨道两端部高度不得低于中部高度,调整1#柱要求其横移轨道与2#柱横移轨道的平行度不大于50mm。其垂直度不大于5‰(根据铅垂线和在柱体上画出的刻度线来判断)。(如图4.2.3-6所示)。 图4.2.3-6 (8)拆除3#柱的斜拉的保护,架桥机过孔完成,准备架梁。 4.2.4过孔加固 (1)过孔对位开始前,必须对一号柱进行加固,两个长度为1200mm的矩形钢盒子分别布置于已架T梁翼缘板(两片中梁的内侧翼缘板)的上方和下方,两个钢盒子采用两根精轧螺纹钢带螺帽进行连接和紧固,精轧螺纹钢顺桥向位移由翼缘板上的预埋湿接缝钢筋进行限制。翼缘板上方的矩形钢盒子顶部焊接有铰座,刚性支撑两端分别与一号柱上的铰座和钢盒子顶部的铰座进行连接。再用2个10吨链条葫芦和钢丝绳套将一号柱和已架梁片两侧连接拉紧保护,限制顺桥向的位移;钢丝绳与梁上钢筋(至少穿插3根U型钢筋)连接。在曲线或者站前站尾线间距加宽时,中梁湿接缝太大,钢盒子无法满足加固要求的情况下,过孔采用跨单线过孔的方案。 (2)架设首跨和连续梁相临跨时采用直角矩形钢盒子悬挂于桥台上,再将刚性支撑与直角矩形钢盒子上的铰座连接,最后用2个10吨链条葫芦和钢丝绳套将一号柱和胸墙两侧排水孔连接拉紧保护,限制顺桥向的位移。 (3)辅助保护措施在二号柱桥头就位后才能解除,1号柱加固工况(如图4.2.4-1所示) 图4.2.4-1一号柱斜拉保护示意图 (4)当机臂纵移到位,零号柱、三号柱按规定支撑完毕并在二号柱提升之前,用4个5吨链条葫芦和钢丝绳套将三号柱与轨道或梁片进行前后连接,即在三号柱两侧

文档评论(0)

oujiang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