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凯利的认知人格论mar13th.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凯利的认知人格论mar13th

你喜欢的一个老师 你不喜欢的一个老师 你的男(女)朋友 一位你认为很难与之相处的同学、主管或上司 你喜欢的一位同学、主管或上司 你的母亲 你的父亲 与你年龄最接近的哥哥、弟弟(或是像哥哥、弟弟那样的人) 与你年龄最接近的姐姐、妹妹(或是像姐姐、妹妹那样的人) 一个与你一起工作(学习)且容易与之相处的人 一个与你一起工作(学习)但你很难了解他的人 一个与之相处得很好的邻居   现在,请一次从中拿出三个人的名字,按照下面的提示,描述一下在哪个方面其中的两个人相似而第三个与他们不同。请把你对两个相似的人的描述写在下面的“建构”一栏,对第三个人的描述写在“对比”一栏。 用到的名字   建构   对比 3,6,7 1,4,10 4,7,8 1,6,9 4,5,8 2,11,12 8,9,10 2,3,5 5,7,11 1,10,12 The question:你得到了几对概念?这些概念是非此即彼的吗?这些概念中你目前看重哪些?曾经看重哪些呢?   这是REP测验的一个简版。它可以让你快速发现自己是怎样组织关于所知或所遇的人的信息的。可以将自己的回答与其他人的相比较……人格建构方面的不同代表了人格的不同,这将导致我们行为上的差异。另外,人们越能理解相互的建构,就越能和睦相处。 行为项目网技术局限性   第一,它不能产生一个简单的测验分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治疗师的解释。   第二,该测验存在许多潜在的假设,包括: 来访者提供的建构不只局限于单子上所列的人,也可以运用到新环境中的新人物上; 在测验中来访者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些建构; 人们能够描述他们所用的建构。 五、人格动力:人们行为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CPC循环理论 人遇到新情境时,其行动通常依照“详察-预断-控制”三个阶段的循环进行。 详察期(circumspection: 细心,慎重):开始接触事物时,人们会谨慎考虑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建构,反复尝试。 预断期(preemption: 先买权;先占;先发制人):通过尝试各种建构,选择出最适合情境的建构。 控制期(control):将所选择的建构付诸行动。 通过CPC循环,人们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减少不确定性,达到良好的适应。 * 个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比动机更能解释行为。 ? 六、人格发展:各种人格/认知建构是怎么来的? 人格的发展就是建立在认知建构系统的发展之上。 个人建构系统发展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个人建构系统在建构的数量、质量、复杂性、组织方式等方面都会变化。 影响个人建构系统发展的因素受制于内外因素。 对比:人格的“三我”状态从哪里来(相互作用分析/TA理论)?   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呈现“脚本”中基础的讯息及影响,这就是“脚本矩阵”。 (克洛得.史坦纳 (CIaude Steiner,1974)) 讯息 讯息 “脚本矩阵”(script matrix) 七、心理问题与固定角色疗法 对心理问题的理解  人们产生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建构系统的紊乱,而不是过去创伤经验的残留。  建构系统从来就不是完美的。由于各种原因,当我们试图预测事情时,我们的建构偶尔会失效。  在某些情况下,建构系统显得太小或不完整。通常,仅仅由于缺少经验而使得建构系统不完善。 心理治疗的过程与方法 治疗目标 帮助来访者形成新的建构,建立新的建构层次,完善已有建构,更好地预测事件。 固定角色疗法 由一组治疗师创造的想像中的人物,让来访者进行角色扮演,并用角色的方式知觉这个世界,尝试新的建构。如果这些建构对他们有用,来访者在角色扮演结束后还会继续使用这些建构。 八、人性观:人的本质/本性是怎样的? “人是科学家”(两个比喻) 人像科学家一样,能够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 “模板匹配”:人们关于世界的想法与一些透明胶片模板相似。人们会把这些模板套在经历过的事件上,如果相匹配,模板就被保留;如果不匹配,模板将被修改,以使下次更适合做预测。这正如科学家在实证的基础上保留或否定假设。 对人性的看法 人是朝向未来的。 人具有创造力,具有选择生命路径的能力。 人既是自由的,又是被决定的。 人有差异性和独特性。 “存在-人本主义”倾向的 对比:PAC理论的人性观? /view/55eedebc960590c69ec376c1.html?from=recpos=1weight=2lastweight=2count=5(Mar.3rd.2012) 第二讲Rf.人格的认知理论 /view/149049.htm corollary:英[k??r?l?ri];美[?k?r?l?ri, ?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