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 古代寓言二则.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 古代寓言二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思想家荀卿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 词语积累 《郑人买履》 郑---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县。 度---忖度,作动词用,量长短。后一个“度”名词,尺子。 之---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座位。 操---拿,携带。 罢---集市解散。 履---鞋。 无---不。 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脉络导航 词语积累 《刻舟求剑》 遽---立即,匆忙。 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从其所契者---其,他;所契者,指船上刻记号之处。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指导朗读: 要读出同船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讽刺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背诵二则寓言 古代寓言二则(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探究讨论 1、郑人买履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刻舟求剑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觉得郑人买履中买鞋人可笑之处是什么? 4、你觉得刻舟求剑中掉宝剑的人愚蠢之处在哪里? 5、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6、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8、今天我们学习这两则寓言故事有什么意义 呢? 拓展练习 一、根据意思写成语 1、没有真实本领的 人,混在里面凑数,或比喻以次充好。( ) 2、比喻自己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 3、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 4、塞住耳朵去偷盗,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 二、你能讲一个成语故事吗?讲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看谁讲得好。 三、填上合适的字 ( )人摸象 ( )人忧天 ( )人寻味 ( )人之危 ( )人相轻 ( )人师表 ( )人君子 ( )人买履 ( )人深省 ( )人头地 ( )人心弦 ( )人唯亲 ( )人善任 ( )人窒息 ( )人而异 四、填反义词构成成语 自相( )( ) ( )( )相长 ( )( )双全 混淆( )( ) ( )( )唯谷 颠倒( )( ) ( )( )交困 只争( )( ) 五、说出带点字意思 之:反归取之 至之市 试之以足 惑:不亦惑乎 度:吾忘其度 自度其足 反:及反 坐:置之其坐 无:无自信也 六、翻译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4、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 3、理解寓意。 教学目标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作品:《吕氏春秋》是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 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还要表现别人问话时的应表现出的疑惑之情。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鞋子 这里作动词用,量长短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 同“座”,座位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一词多义: 之①至之市②而忘操之③试之以足 至①至之市②至爱的女儿 通假字:反归取之 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码却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地启迪。 小结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 所从坠。” 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渡过江河 立刻,匆忙 雕刻 这儿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 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