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名词解释及术语.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物防雷名词解释及术语

建筑物防雷名词解释及术语-安全 安全超低电压:safety extra-low voltage ?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规定的线间或线对地之间不超过交流50V(均方根值)的回路电压。该回路是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多个分开绕组的变流器等手段与供电电源隔离开的。上述数值相当于中国标准规定的安全电压系列的上限值。 安全电流:safe current ? 流过人体不会产生心室纤颤而导致死亡的电流。其值工频应为30mA及以下,在有高度危险的场所为10mA,在空中或水面作业时则为5mA。 安全电压: ?safe voltage ?人体长期保持接触而不致发生电击的电压系列。按工作环境情况,中国标准规定的额定值等级交流为42、36、24、12、6V;空载上限值交流为50、43、29、15、8V。在使用上述电压标准时,还应满足以下几点:除采用独立电源外,供电电源的输入与输出电路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工作在安全电压下的电路,必须与其它电器系统和任何无关的可导电部分实行电器上的隔离;当电器设备采用24V以上的电压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其电路必须与大地绝缘。 安全距离 ? safe distance ? 为防止触电和短路事故而规定的人与带电体之间、点点头互相之间、带电体与地面及其它物体之间所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是根据不同结构形式和不同电压等级下空气放电间隙再加上一定的安全裕度而确定的。 保护角法:method of protective corner 又称富兰克林保护型式。用许多导体(通常是垂直和水平导体)以给定的保护角盖住需要防雷空间的方法。它是以滚球法为基础用等效计算导出的,即保护角保护的空间等于滚球法保护的空间。 保护接地:earth-fault protection,protective earthing IT系统与TT系统中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过各自的PE线接地。 保护接零:protective connecting neutral 在TN-S系统与TN-C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过各自的PE线接地。 保护线:protective conductor 简称PE线。某些电击保护措施所要求的用来将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可导电部分、总接地端子、接地极、电源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等作电器连接的导体。 词解释及术语-接闪器 接闪器:指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架空避雷线的直接接受雷击部分,以及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合金属构件等。 避雷带:lightning strip ?安装在建筑物最易受雷击部位的带状金属导体。对于高层建筑物在30m以上部位,每隔三层在外墙四周暗敷一圈避雷带与引下线焊接,以防侧击雷,同时也起着均压环的作用。 避雷器: lightning arreaster ?用于防止雷电波侵入和雷电反击的保护器件。当雷电波将其击穿并泄放入地时,强行将雷电波截断,此时加在设备上的电压为有效地限制在绝缘可以承受地残余电压,雷电波过后恢复正常工作。常用地分有阀型避雷器、压敏避雷器和管型避雷器等。 避雷网: lightning net ?建筑物屋面面积较大或底部裙房较高较宽时,根据其具体造型在建筑物最易受雷击部位布置地网格状金属导体,也可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中的钢筋网。 避雷线: overhead ground wire ? 安装在架空电力线路或被保护空间上方的架空接地导线,其单根线形成一狭长保护区;其多根线可组成一个保护区间。 避雷针: lightning rod ?安装在建筑物最高处或单独设立在杆塔顶上防雷的杆状金属导体。利用其高耸空间造成较大的电场剃度,将雷电引向自身放电。它可由一根或多根组成防雷保护区。 防雷分区[转帖] 按电磁兼容的原理把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或构筑物按需要保护的空间由外到内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 (LPZ),以确定各LPZ空间的雷击电磁脉冲的强度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雷电防护区可分为: 直击雷非防护区(LPZ OA):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完全暴露在外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外,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内的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直击雷防护区(LPZ 0B): 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处在外部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之内,应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雷电流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的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第一屏蔽防护区(LPZ1):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类导体的电流比LPZ 0B区进一步减小;且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也已得到了初步的衰减。 第二屏蔽防护区(LPZ 2):为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电流或电磁场而增设的后续防护区。 第三屏蔽防护区(LPZ 3) 需要进一步减小雷击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