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医疗事故责任及职业风险分担机制.ppt

建立医疗事故责任及职业风险分担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立医疗事故责任及职业风险分担机制

2007年3月24日 中國上海海峽兩岸醫院管理高級論壇 建立醫療事故責任和 職業風險分擔機制 張朝凱醫師.陳美齡醫師.王倫奕醫師.劉淳熙醫師. 張鼎業醫師.林玉凰醫師.戴文瑛醫師.蕭清仁博士 台灣諾貝爾醫療集團 社會對醫師的期望 仁心仁術、杏林春暖 華陀在世、今之扁鵲 藥到病除、一刀救命 救命之恩、功同再造 起死回生、恩同天地 海上明燈:人生苦海中的救生員 良醫良相:醫民醫國、醫人醫國 病人對醫師的期待(1) 把病治好,把痛苦解除。 關心,友善,有耐心。 瞭解病人需要,講話速度適中,解說簡單易懂。 告訴病人醫療方法,用藥及可能發生的不良副作用及如何處理。 病人對醫師的期待(2) 說明處方、看病仔細。 重視病人是否了解治療過程、解說治療預期結果。詳細說明診斷及其建議的療法。 告知病人有那些選擇(Alternatives)。 告知病人不接受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醫師的五心Five Hearts 愛心 Loving heart 耐心Patient heart 有心Concerning heart 信心trusting heart 貼心Comforting heart 醫者形象 聖 耳:專業倫理—傾聽、關心 口:專業溝通—說明、同理心、教育、支持 王:專業技術—up to date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李明濱 醫病關係的變遷 從前 1.德性(Virtue-based) 2.施括救濟(Charity ) 3.杏林春暖 4.治癒感謝,失敗認命;感激醫師已盡力了! 現在 1.權利與義務(Right and Duty-based) 2.消費行為(Consumerism) 保險給付 治療應該,失敗挨告。 現代醫病關係的特徵與趨勢 1.醫師為主之醫療 (physician-centered medicine)?病人為主之醫療 (Patient-centered medicine) 2.德行為基礎之倫理 (Virtue-based ethics)?權利義務為基礎之倫理 (Duty right-based ethics) (蔡甫昌,從醫病關係談病情告知的倫理,全國律師95年8月號) 現代醫病關係的特徵與趨勢 3.醫療父權 (Medical paternalism)?病患告知同意與選擇 (Informed consent/choice) 4.醫療是博愛利他精神之發揮 (Medical philanthropy)醫療的商業化、消費化者化與契約化 (Commercialism/Consumerism/ Contractualism) (蔡甫昌,從醫病關係談病情告知的倫理,全國律師95年8月號) 醫病溝通的特色與因難 資訊的不對稱-增加溝通的時間與障礙 醫療不確定性-疾病發生的不確定性與治療效果不確定性 醫病認知與期待的差異影響溝通品質 客觀環境的限制-保險給付與執業條件的現實 社會價值的變化 醫學的目的不在於開啟廣大智慧之門,而在於為無窮的錯誤設下界線 錯誤的例子 給錯藥:醫師、藥師、護理師 輸錯血:醫師、血庫、傳送、病房 開錯刀:送錯病人、開錯左右、開錯位置 推車壞了:摔下嬰兒 被單上或垃圾桶內誤留空針,扎傷人 地上潮溼滑倒人 牆上、櫃上、架上物品掉落傷到人 台灣醫療糾紛案件樣本的特性1 台灣醫療糾紛案件樣本的特性2 自力救濟 醫療法第二十四條 醫療機構應保持環境整潔、秩序安寧,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及安全。 為保障病人就醫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滋擾醫療機構秩序或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 違反前項規定者,警察機關應協助排除或制止之。 醫療糾紛的產生原因 醫病雙方對醫療結果/醫療品質認知之差異(很多病人期待醫療完美無缺) 病患對醫療權利意識之提升(訴訟黃牛之慫恿) 醫療保險制度之導入 醫病關係僵化及溝通不良 高科技醫療所帶來的醫源疾病   (Iatrogenic Disease)增加 對醫療人員的建議(1) 視病猶親:常保持親切的態度 充份溝通:隨時與病人及家屬說明病情進展及處置計畫 充實自已,不斷進修:保持符合當時當地的醫療水準 對醫療人員的建議(2) 完整的病歷記載:包括追蹤的計畫 不要隨便批評別的醫師(事後先見之明) 「我的醫師說要打點滴及氧氣」 「每個醫師有不一樣的用藥習慣」 尊重病人及家屬 維持歷久不衰的「愛心」與「笑容」,是行醫成功的不二法門。 告知的內容 告知的內容應讓理智的病人可以作合理的決定。 病人的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