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虎口脱险》.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国电影《虎口脱险》

幕后花絮 译制经典 《虎口脱险》诞生16年后,该片终于来到中国。1982年7月,《虎口脱险》经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在国内放映,万人空巷。   据该片的译制导演苏秀回忆,影片中土耳其浴室接头那场戏哼唱了一段被影迷传唱的小调:“鸳鸯茶、鸳鸯品,你爱我、我爱你……”但原文中歌词 “Tea for two”最初被译为“情侣茶”,虽然意思不错,但怎么唱怎么别扭,老厂长陈叙一回家想了半天,第二天到厂里把“情侣茶”改成“鸳鸯茶”。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这部译制片在配音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虎口脱险》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配音标杆之作。 喜剧台词 “这两个人不错。”——油漆匠奥古斯坦·布维(配音:于鼎),指挥斯塔尼斯拉斯·拉弗(配音:尚华)。   要说看《虎口脱险》基本上都是为了要哈哈大笑,可要问究竟是谁带给观众的笑更多一些?是慢条斯理的油漆匠?还是心急火燎的指挥家?可真叫个难了。   “战争时期,有个油漆匠”——油漆匠(配音:于鼎) “你们把我当傻瓜啦?”——德军少校阿赫巴赫(配音:翁振新) “好戏在后头,真够刺激的”——木偶剧团女演员朱丽叶特(配音:程晓桦) 疑难解惑 影片中指挥演奏的曲子? 《拉科奇进行曲》, 本曲又名《匈牙利进行曲》,作于1846年,管弦乐曲,为柏辽兹所作戏剧《浮士德的沉沦》(作品24号)第一部分的选曲,首演于巴黎。《浮士德的沉沦》取材于德国文学家歌德的长诗《浮士德》的第一部。1845年作者旅居布达佩斯时,听到匈牙利民间乐曲《拉科奇之歌》后深受感动,于是将此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用于所作的《浮士德的沉沦》。 影片中上校自称“正规军”,那么国防军与党卫军的区别? 国防军是德国国家正规部队,在纳粹没上台一直很强,党卫军是政治武装,不是正规部队,是有武装的政治团体。 国防军只负责打仗,而党卫军初期只负责地方治安,以及抓捕犹太人等职责。并且党卫军设立了盖世太保(国家秘密警察组织),这就使得党卫军无论是初期还是后期都承担着维护治安的作用。(后期党卫军被大量派往战场) 党卫军的军服为黑色,帽子上骷髅头标志,而钢盔、领口则是两道闪电(党卫军标志),不同部队还有些差异,比如维京旗帜、像树叶等。国防军军服为灰蓝色,钢盔上则是帝国之鹰,帽子上是两条橄榄枝(不知到是不是橄榄枝,反正就是像)夹着一个红黑的小圆圈。 结束语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关二战的喜剧电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欢乐,其中主演路易·德·费内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他的喜剧天赋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脱险》曾在法国创下票房收入过亿的记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是真正的喜剧艺术,天生被赋予浓厚的幽默感的法国人为我们奉献了永远的精神大餐。这是一部喜剧片,也是一部战争片,但是我们看完整部电影却没有看到一个人死去,即使是被那个斗鸡眼的德国机枪手打下来的自家飞行员,最后出现的身影也是飘摇的降落伞。战争很残酷,但是认识战争未必需要残酷的画面。   本片当年曾创下法国最高票房纪录,中译版本也可视为我国译配电影中的巅峰之作。 * * 法国电影 虎口脱险 影片简介 1966年,是人类近代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法国宣布退出了北约组织,那一年,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风雨飘摇,那一年,列侬宣称“披头士乐 队比耶稣更加流行”,那一年,法国银幕上出现了一部将被永远记入史册的卖座喜剧片---《虎口脱险》。   1700多万的入场人次令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法国影史票房冠军,直到1998年,才有《泰坦尼克号》以2000万的人次刷新了它保持了三十多年的纪录,但它仍是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直至今日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这部影片的中译本也可视为中国译配电影中的巅峰之作,上译厂的老艺术家们对影片台词所做的二次创作,只可用绝顶精彩来形容,相信很多观众都能大段大段的背诵片中的精彩对白。 影片信息 1966年5月16日,在8个月的前期筹备之后,影片开拍,剧组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没有人有过拍摄一部如此昂贵的电影的经验,当时的1400万法郎,将通胀率计算在内换算成今天的货币要接近1000万欧元,这在今天的法国影坛也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制作,更不用说当年了。此外,在1966年,沦陷题材仍属于喜剧片的禁区,之前从没人敢在大银幕上拿它开玩笑,以至于在拍摄期间,《虎口脱险》的对外宣传打的都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的旗号。   下里巴人的油漆匠和阳春白雪的大乐队指挥,本来是毫无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或者,更确切的说,在导演乌里的精心安排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不同的个性发生种种冲撞,产生各种笑料,最终又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成为朋友。从这一点来说,《虎口脱险》也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