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学习课件(复旦大学)脊髓.pptVIP

系统解剖学学习课件(复旦大学)脊髓.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系统,解剖学,学习,课件,复旦大学,脊髓系统,解剖学,学习,课件,复旦大学,脊髓

-*- 2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3)Barne 前外侧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前角运动元 管理骨骼肌的下行纤维束分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前者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延髓)束,后者包括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等。 当脊髓一侧的皮质脊髓束损伤后,出现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骨骼肌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也称硬瘫),而躯干肌不瘫痪。 *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支配同侧四肢肌 -*- -*- -*- (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 (3)前庭脊髓束:兴奋伸肌,在调节身体平衡中起作用。 (4)网状脊髓束:躯干四肢近端肌的运动控制 (5)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 (6)内侧纵束:调节眼球运动与头部姿势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内侧纵束 -*- 9. 红核脊髓束 10.顶盖脊髓束 11.前庭脊髓束 12.内侧纵束 13.网状脊髓束 14.固有束 传导功能 反射 单突触反射,节段内反射,如牵张反射的膝反射 概念:脊髓固有的反射 ,反射弧局限于脊髓。从属地位 内脏反射 躯体反射 牵张反射 屈肌反射 浅反射 直肠排便反射 立毛反射 膀胱排尿反射 深反射(腱反射): 肌张力反射:姿势反射的基础 分类2 分类1 多突触反射,节段间反射,如屈肌反射 膝、跟腱、肱二头肌反射等 内脏躯体反射 躯体内脏反射 内脏内脏反射 脊髓功能和脊髓损伤 上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比较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瘫痪特点 痉挛性瘫(硬瘫) 弛缓性瘫(软瘫) 瘫痪范围 范围广泛 范围局限 肌张力 增 高 降 低 肌萎缩 无,晚期有废用性萎缩 早期出现 深反射 亢 进 减弱或消失 浅反射 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有 无 *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持踝部,用叩诊锤一端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正常表现为足跖向跖面屈曲.(即BABINSKI征阴性)。 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为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 脊髓急性横断 感觉丧失和运动障碍 脊髓休克,反射异常和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 脊髓半切综合征 (Brown-Sequard综合征) 损伤侧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损伤侧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对侧身体痛、温度觉丧失 脊髓前角受损 白质前连合病变综合征 如脊髓灰质炎或称小儿麻痹症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如脊髓空洞症、脊髓出血和髓内肿瘤等 感觉分离 脊髓损伤类型 脊髓丘脑侧束 皮质脊髓侧束 楔束 薄束 前角运动神经元 后角固有核 脊神经节 一侧脊髓半离断后出现症状及解剖学机理? -*- 牵张反射 (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 肌肉、肌腱 脊神经后根 α-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前根 肌肉收缩 深反射(腱反射): -*- -*- /us61198154.shtml -*- 练习题 简答: 1 试述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 脊髓全横断,半横断的临床表现和解剖机理是什么? 名词解释: 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锥体束 * 第一节 脊 髓 脊髓spinal cord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与脑相比是分化较低、功能较低级的部分,仍保留着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与31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肢。脊髓与脑的各部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来自躯干、四肢的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成复杂的功能。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调控下完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 一、位置和外形图17-1 脊髓外形简图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全长约42~45cm,最宽处横径为1~1.2cm。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梭形的膨大,即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和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前者自第4颈节至第1胸节,后者自第2腰节至第3骶节。这两个膨大的形成是因为内部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与四肢的出现有关。脊髓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自此处向下延为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终丝filum terminale (图17-1),长约20cm,向上与软脊膜相连,向下在第2骶椎水平以下由硬脊膜包裹,止于尾骨的背面。 脊髓表面可见6条纵行浅沟,前面正中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