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厂 循环水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己厂 循环水处理

8.6 凝汽器的腐蚀与防止 8.6.1 凝汽器铜管水侧的腐蚀形态 均匀腐蚀 局部腐蚀 (1)栓状脱锌腐蚀 (2)坑点腐蚀 (3)冲击腐蚀 (4)晶间腐蚀 腐蚀破裂 应力腐蚀破裂 腐蚀疲劳 不锈钢凝汽器管的选用参考标准 Cl-,mg/L 美国标准 200 TP304;TP304L; TP430 1000 TP316;TP316L; 5000 TP317;TP317L 海水 AL-6X、AL6XN 8.6.3 防止凝汽器铜管腐蚀的方法 做好循环水处理,保证水质合格。 添加铜缓蚀剂。 镀膜保护 阴极保护 防止铜管管口冲蚀 1)管口涂胶 2)加塑料套管 8.7 循环水冷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 8.7.1 常见有害微生物的种类 藻类 细菌 (1)菌胶团状细菌 (2)丝状细菌 (3)铁细菌 (4)硫细菌 (5)硝化细菌 (6)硫酸盐还原菌 真菌 8.7.2 控制微生物方法综述 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微生物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一些指标。 异养菌 5×105个/ml(平皿计数法) 真菌 10个/ml 硫酸盐还原菌 50个/ml 铁细菌 100个/ml 粘泥量 4ml/m3(生物过滤网法) 1ml/m3(碘化钾法) 药剂处理 (1)杀菌、灭藻药剂 (2)抑制微生物增殖的药剂 (3)防止附着的药剂 (4)剥离药剂 (5)淤泥分散药剂 (6)药剂的残余效应 8.7.2.1氧化性杀生剂 氧化性杀生剂一般都是较强的氧化剂,能使微生物体内一些和代谢有密切关系的酶发生氧化而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氧化性杀生剂有氯、臭氧和二氧化氯。 循环水处理系统 2010年12月 1.概述 我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为开式循环水系统。在凝汽器中,汽轮机排汽被循环水冷却为凝结水。循环水在凝汽器中被加热,然后进入双曲线冷却塔。在冷却塔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循环水被分散为膜状,通过蒸发散热、对流换热、辐射散热等方式冷却,循环使用。 我厂2x350MW机组,总循环水量为夏季为80026t/h,冬季为52242t/h,夏季循环水冷却倍率为59.7倍,冬季循环水冷却倍率为37.7倍,在纯凝工况下夏季最大用水量为1736t/h,冬季最大需水量1365t/h,额定抽汽工况下夏季最大用水量为1740.5t/h,冬季最大需水量1449.5t/h,循环水夏季最大蒸发损失为1085t/h,冬季为818t/h。 2. 发电厂冷却水系统 2.1冷却水系统及设备 2.1.1冷却水系统的分类 冷却水系统 类 型 特 点 直流冷却水系统 湿式 冷却水只利用一次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湿式 冷却水经冷却设备 冷却后重复利用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干式 湿式 利用空气 水-水交换 凝汽器 凝汽器的真空度 压力一般为0.005MPa 凝汽器的端差 汽轮机的排汽温度tp与凝汽器冷却水的出口温度t2之差,称为端差,用δt表示。 水的冷却原理 在冷却塔中,循环水的冷却是通过水和空气接触,由蒸发散热和接触散热起主要作用。 假如冷却塔进水温度为35℃,则蒸发1kg水大约要吸收24094J的热量,带走的这些热量大约可以使576kg的水降低1℃。 如果冷却水系统的运行条件一定,那么蒸发损失量和吹散损失量就是定值,通过调整排污量可以控制循环冷却系统的浓缩倍率。 1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目的 1防止结垢; 2防止腐蚀; 3节水 概述 1.2 循环冷却系统的设计、运行参数 循环水量 系统容积 水滞留时间 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 冷却塔进、出口温差 蒸发损失 排污损失 补充水量 凝汽器管中水的流速 1.3 开式循环冷却系统中水和盐的平衡 水量平衡 PB = PZ+PF+PP 浓缩倍率 循环冷却浓缩倍率与补给量的关系 8.2 水垢和粘泥的沉积 碳酸钙 Ca(HCO3)2 → CaCO3↓+CO2↑+H2O 硫酸钙 它的溶解度约为碳酸钙的40倍以上。这也就是凝汽器很少发生硫酸钙水垢的原因。 只有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的换热设备,才可能在水温高的部位析出硫酸钙。 8.2.1 循环水中主要水垢成分及形态 8.2.2 水质稳定性的判断 经验公式计算 HTJ=k(CO2)+b-0.1HF 西安热工研究所经验公式 HTJ=f HB,T(A+B-C-D) 8.2.2.1极限碳酸盐硬度 8.2.2.2 稳定指数IW 8.2.2.3 ΔA和ΔB法 8.3 粘泥附着 8.3.1影响粘泥生成的因素 流速 8.3.2粘泥附着和淤泥堆积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