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经典-促进成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悟经典-促进成长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文澜镇中心学校东村小学 朱文芬 2017年11月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朱文芬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初到扬州,那里的天气,那里的烟柳,都带着浓浓的冬天的寒意。来到扬州,走进名师的课堂,不禁心生激动,感受经典,领略诗意语文,感受大师风范,心潮澎湃! 参加本次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这里众星云集,冷颖、崔峦、何必钻、罗一宸、管建刚、诸向阳??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只能在电视或网络上见到的名师专家、大师学者,齐聚一堂。全国各地数百位小学语文同仁带着仰慕之心,带着取经之愿,更带着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教育梦想,来到这里,跟专家面对面,心与心地交流。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仰望中华文化长河中的那轮明月;在这里,你可以忘却自我,饱览名师大腕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在这里,你还可以尽情领略小语教学无穷的学科魅力,贪婪吮吸现代与经典的文化精髓。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管建刚老师上的《春联》。现在,我仅就本节课做一些思考: 一、文本的解读 准确、深入地研读和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管老师在解读本课的第一自然段时,将段落的中心内容解读为春联的作用。这种解读与概括是否合理,我们来看看课文。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确实是写春联的作用——增添节日气氛。但是第二句开始,不是在讲春联的作用,而是介绍春联的内容。据文中所言,春联的内容一般分为四类:描绘美丽春光,展现祖国景象,歌颂美好生活,表达美好祝愿。春联这种内容的特点,恰恰是他区别与其他楹联的最大特点,是作者要着力说明的内容。管老师却误将其解读为春联的作用,这种解读的失误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准确。管老师由此引出说明性的文章大多是先讲作用,再说特点,这种归纳与引导实在是值得商榷。 二、排序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寻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文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管老师的教学特别关注,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管老师用变序法引导学生关注句子表达的顺序,学生认准了路,就能更好地走进文字体会说明文写作的秘妙。 但是管老师给句子排序的原则,令我们吃惊。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列举的例子分别是: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这样的排序原本是按内容范围的大小来进行的,管老师的教学是按字数的多少来排的,虽然直观,但作为知识传授的准确性有些欠妥。 三、换例的反思 管老师教学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教学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课堂上,管老师不断地变换春联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例如在引领学生理解春联对仗的特点时,管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春联最讲究对仗。就拿‘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春’来说,‘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正是因为“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才形成了对仗美。 在此基础上管老师进行换例练习。如:春联最讲究对仗。就拿‘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来说,‘岁岁’对‘家家’,‘年丰’对‘幸福’,‘添’对‘庆’,‘美满’对‘团圆’”。 加大练习难度,先完成春联的填空,再进行上述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是高涨。但是对于管老师提供的练习材料,却值得思考。如:“好山好水好景,新岁春人”。“春风雨色,新年新岁新景”。“山山水水处处画,家家年年丰”。这几幅春联的品质远不如课文中的例子,这样的换例不换也罢。 以上几点仅仅是我观摩了管建刚老师的课例之后的琐思与感受,在全国小语届如此关注管老师的课的背景下,仓促说出来,深感惴惴。 管老师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型青年教师,无论今天的探索是否成功,我都相信以他的执着,他的心无旁骛,他最终一定会体验到真正的语文教学之道。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