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

浅析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近年来,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日益显现,忽视采访对象及受众心理感受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以及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提出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微观操作方法。   【关键词】灾难报道 人文关怀 受众      灾难事件由于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一旦发生便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然而,在报道灾难事件时,某些记者一味追求新闻价值,而忽视了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心理感受,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伤害,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日益显现。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体现。所以,注重人文关怀,应该成为突发性事件报道特别是灾难报道的主基调。      一、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      近年来,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日益显现。某些媒体把灾难事件看成“媒体盛宴”,灾难事件一旦发生,众多记者就一轰而上,围追堵截遇难者家属。《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文章指出: “有些记者把摄影机、照相机的镜头对准哭哭啼啼的矿工家属,让失去丈夫的遇难矿工的家属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谈一谈’,让失去儿子的古稀老人在镜头前‘说一说’。明知矿工的家属十分难受,还‘追根究底’,采访‘独家新闻’――这种操作方式缺少起码的人道和同情,很不厚道。”      二、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一)将灾难的新闻价值让位于娱乐价值   灾难事件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去“娱乐灾难”。比如2004年12月28日的某报在报道李连杰在海啸中脱险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李连杰马尔代夫遇海啸 凭真功夫保障家人平安》,在那样一场牵动亿万人情感的灾难面前,在那样一种举世悲痛的环境下,这种娱乐化的手法,无疑是不合时宜的,这是对灾难的漠视,对遇难者的漠视,也是对受众的不尊重,这是记者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发生的一种视角错位。   (二)缺乏换位思考   灾难发生后,灾难亲历者及遇难者家属在身体或精神上都会遭受到很大伤害,不愿被人打扰。??某些记者首先考虑报道任务能否完成,能否获得更多煽情的细节,而没有以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作为出发点。记者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种“受众本位”的思想,不应该以伤害灾难亲历者为代价。面对灾难事件,媒体不应当不顾及灾难亲历者的感受而进行追问,让灾难亲历者回想灾难时刻甚至于为其进行思想上的场景再现,这些,都无疑再一次增加了灾难事件亲历者的心理痛苦,这种将新闻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的做法,实属不该。   (三)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它只创造一种产品,却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上进行双重出售。其第一市场是媒介产品市场,第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媒体为了获得广告市场的经济效益,必须出售吸引受众的新闻来达到高收视率或发行量,而由此获得的高收视率或发行量,则进一步推动着广告市场的收益。所以,新闻产品双重销售的属性,决定着灾难报道中某些媒体会盲目追求收视率,利用灾难中个人的痛苦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以获得自身的利益。媒体为了获得高收视率和经济利益,对灾难事件中的恐怖信息大力渲染,强调恐怖诉求,将受害者痛苦作为吸引受众的新闻资源的做法,是一种对人本身的亵渎。      三、提倡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媒体在灾难报道中不仅要对事实本身进行报道,还应该更多的去探求灾难发生的原因和避免灾难的方法以及灾难带给人们的思考。当然,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更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对灾难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尊重与同情,所弘扬的是救灾的人的互助与无私。   同时,新闻媒体由于具有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媒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媒体生存的前提和先导,经济效益则是其生存的基础和支撑。这就要求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不能一味追求新闻的猎奇性和娱乐性,而忽视社会效益。强调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媒体得到受众认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正因为如此,强调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成为社会各界的呼唤,也是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体现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      四、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微观操作      (一)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   由于媒体获得信息的时间不同,采访时间和报道时间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对遇难者家属的重复采访。每次灾难事件发生后,众多记者对遇难者家属的“狂轰乱炸”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于激怒他们本已十分脆弱的感情。2002年大连“5#8226;7”空难发生后,各地记者奔赴事件现场采访。上海《新民周刊》的记者介绍,同行的摄影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