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高效沟通.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理人高效沟通技巧 高级培训师:狄振鹏 博士 北京时代光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课程大纲 沟通的原理和媒介 沟通的障碍与克服 沟通的方式和方法 同理心的沟通技巧 不同性格人际沟通 组织沟通工作实务 二、沟通的障碍与克服 研究表明: 我们工作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3、沟通障碍的分析: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选择性效应: 阶段1:整理信息的内容 阶段2:恰当表达信息 阶段3:让对方准备就绪 阶段4:发送信息 阶段5:接收信息 阶段6:解释信息 阶段7:信息的确认 5、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改进组织沟通的准则 信息沟通检查 认真聆听双方意见 书面沟通的改进: 聆听的体态 浅坐,身体前倾 微笑的表情 点头、附和 目光交流 记录 积极倾听的一般步骤 必要的时候,帮助说话人确切表达出他的意思。 进行下一个话题前,先就前面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向发言人提问,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 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留心对方忽略的细节――这些内容可能至关重要。 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 保持放松状态,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表达、说话和回答 鸟不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 人则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 交谈分三种: *社交谈话:通过语言分享感觉的闲聊。 *感性谈话:分析它内心的感受渲泄。 *知性谈话:传递资讯、双向沟通。 选择“说”的环境—— 环境嘈杂时不说 环境于己方不利时不说 善于营造最佳环境 选择“说”的时机—— 对方心情不好时不说 对方专注于其他事情时不说 对方抗拒时不说 善于捕捉最佳时机 答的技巧:选择回答的时机 并非有问必答 记录下所有的问题 先思考成熟再开口 对方真正需要时才回答 回答的技巧—— 先帮对方理出头绪 归纳出最关键的问题 必要时用笔作答 不回答也是回答 3、发问的技巧 发问的问题和类型: 1、问什么问题? 2、何时发问? 3、怎样发问? 问的作用和时机: 表示关心 表示关注 引导思考 解决问题 缓冲进攻 反攻 发问的时机 (一)在对方发言完毕之后提问。 (二)在对方发言停顿、间歇时提问 (三)在议程规定的辩论时间提问 (四)在自己发言前后提问 体态语言的意义 四、同理心的沟通技巧 思考问题: 1、沟通就是准确传递信息吗? 2、讲话很明白,就足够了吗? 3、解释得很清楚,还不满意? 4、沟通中除了信息因素,还有什么重要因素? 1、沟通与心理情绪 影响沟通的效果的二八定律,对方的心理和感受因素占80% 心理经济学获得诺贝尔奖 沟通障碍的其中重要原因是: 心理、情绪、态度和感受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沟通高手的成功要诀: 心理态度 + 沟通技巧 建立同理心 有效表达 有效倾听 高EQ者的特征 十分了解自己 掌控自己的情绪 擅长自我沟通 ——致力于营造双赢的环境 善于了解他人 常常设身处地 懂得引导对方情绪 2、寒暄的技能 让彼此第一次接触的紧张情绪 放松下来 解除对方的戒备心——拆墙 建立信任关系——搭桥 ——热身活动 寒暄切忌: 话太多,背离主题 心太急,急功近利 人太直,争执辩解 寒暄的要领: 问:开放式发问/封闭式发问 听:聆听,倾听,点头微笑,目光交流 记:采访般的记录并配合倾听动作 说:尽量多让对方说,获得更多的资讯 生活化,聊天式拉家常 3、赞美的技能: 内容肯定,认同,欣赏 具体,细节,引以为自豪 随时随地,见缝插针 交浅不言深,只赞美不建议 避免争议性话题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赞美的方法: 1、微笑 2、请教 3、找赞美点 4、用心去说,不要太修饰 5、赞美缺点中的优点 风格模仿、达成共识 情绪同步: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生理状态同步:呼吸,表情,姿态,动作等 语言同步:语调,语速,语气等 5、建立沟通的同理心 LL 讽刺、挖苦、嘲笑、对抗、伤害 L 不理会对方的情绪、感受做解释 H 照顾到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 HH 充分尊重人性,设身处地 认同语型: 那很好啊! 那没关系! 你说得很有道理!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我能理解你的意思! 赞美语型: 像您这样,…… 看得出来,…… 真不简单,…… 向您请教,…… 听说您…… 反问语型: 您觉得怎么样(认为呢)? 如果……是不是呢? 不知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