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暂行规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暂行规定

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暂行规定 作者:刘庆刚????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0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完成,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论文封面题目必须为中外文对照,且学位论文应有中文副本。博士学位论文字数:文科10万字左右、理科3--6万字,摘要为20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为2-5万字,论文摘要为1000--2000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万字,摘要为1000字左右。 二、学位论文的格式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论文封面、扉页、独创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目录、中文摘要(含关键词)、英文摘要(含关键词)、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包括文献综述)、附录、附图表、注释与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等。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面,论文题目用黑体字打印,学科专业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论文提交时间、学号、分类号及脊背处论文题目等其它内容用宋体字打印。论文题目不得超过30个汉字。 2、扉页:内容与论文封面相同,送交校学位办存档的几份论文其作者、导师姓名位置应由本人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签字。 3、独创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的格式可从研究生教育网页上下载。 4、目录:论文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与论文内容一一对应。 5、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内容要点,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结论及意义等,并注意突出论文中的新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的成果,并在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 6、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一致,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并在其后列出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7、符号说明:介绍论文中所用符号表示的意义。本项可根据论文需要编排或省略。 8、论文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论文应在前言中包含简单的文献综述。其行文方式和文体的格局,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不同而变化,灵活掌握。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9、附录、附图表: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实验性图片;程序全文及说明等。本项可根据论文需要编排或省略。 10、注释与参考文献:论文中所引用资料或数据应以加方括号的数字以上标标出,如“□□□□[14]”,且序号应与论文注释部分相对应。注释与参考文献应作为论文单独组成部分,不可编辑在每页下端。 11、致谢:系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之词。 1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清单,包括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号、年月及论文署名位次。 三、学位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论文用A4纸标准输出,双面印制,左侧装订、裁边,内容中各标题字用小三号黑体字打印,正文字体的大小为宋体四号或小四号,每页要有页眉,其上居中打印“山东师范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字样,页码标注在页面底端(页角)外侧。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A.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D.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5]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F.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G.报纸文章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