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即主体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绍框架 一、黑格尔简介 1黑格尔其人 2黑格尔哲学思想概述 二、实体即主体 1思想产生的背景 2“实体”、“主体”概念 3历史上的实体与主体 4“实体即主体”的内涵 三、评价与历史意义 1对“实体即主体”的评价 2“实体即主体”历史意义 3对黑格尔的评价 黑格尔简介 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Friedrich Hegel) 1770年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 1788年进入杜宾根神学院,17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时已具备了相当的哲学素养,他从康德的思想中看到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认为“人类自身像这样被尊重是时代的最好标志,它证明压迫者和人间上帝们头上的灵光消失了”,并把理性和自由看作是永恒的口号。他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家庭教师。 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后成为副教授。 1805年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发誓“让哲学说德语”,并于1807年出版。 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 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 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其中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8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 1829年,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 1831年死于霍乱。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代表作 社会背景:蓬勃发展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为黑格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大量思想素材,他的哲学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环境中形成,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自然科学背景:迅猛高涨的自然科学思想及其巨大成果是思想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此时自然科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研究事物转到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许多新科学领域也逐渐建立起来。 黑格尔哲学思想体系 “实体即主体”的思想背景 在康德之后,黑格尔面临的直接问题是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将哲学建立为一个完满的有机体系。 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在确立主体性原则、高扬主体能动性的同时,陷入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困境。康德、费希特和谢林都试图克服自在之物,但都不成功。 现在,黑格尔着手来解决这个难题。 “实体” & “主体” 实体: 实体这一概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ousia,英语为substance。 ousia与to on(存在)都源于einai(to be)的现在分词, “实体”从“存在”而来。 亚里士多德用两个短语来说明ousia:tode ti(what is)、 to ti en einai(to be what was)——即“是什么”和“是其所是”, 用我们的话说,ousia指的是“本质”。实体即表示万事万物的本源。 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既不表述 主体,也不在主体中,例如某个个别的人或某匹马。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是物质实体,他的意思是: 实体不是主体的属性而是主体本身。 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

文档评论(0)

y20062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