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定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精选

永定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制约性因素。为了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法?关于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规定,国家水利部决定在全国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永定县是省水利厅确定的龙岩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试点时间为2005—2007年。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相关目标的实现,探索总结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制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辖24个乡镇,278个行政村。总面积2223km2。据2004年(试点规划基准年)统计,全县总人口46.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04万人,全县GDP为39.84亿元,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15.03亿元;耕地面积30.6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56万亩,粮食总产量17.51万吨。 (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永定县地处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20.1℃,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1693.3mm,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量65~85%,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最大达2567mm,最小仅为1104mm。全县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2.372亿m3(过境水资源总量74.319亿m3),人均水资源为4831m3,全县可开发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72.17万kw(含棉花滩水电站60万kw),至2004年,全县已建成大小水电站175座,装机容量9.95万kw。 永定县境内水系密布,各溪流呈树枝分布,绝大部分属汀江水系,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流有14条,主要溪河有汀江干流、永定河、金丰溪、黄潭河。永定河和金丰溪是两条主要河流,永定河流域面积1075km2,河道总长95.1km,从发源地虎岗乡流经高陂、坎市、湖雷、凤城、城郊、仙师、峰市等重要乡镇,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21亿m3;金丰溪流域面积649.75km2,河长57.5km,发源于古竹乡,流经湖坑、大溪、岐岭、下洋等乡镇,多年平均径流量6.24亿m3。 永定县已经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蓄、引、提水利工程体系(城乡供水体系),其中蓄水工程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21座,总库容4157万m3,有效库容3352万m3,保灌面积6.21万亩。引水工程:近年来渠道防渗建设取得成效,渠道防渗长度243.8公里,灌溉1000亩以上15处,灌溉500—1000亩58处,灌溉100—500亩425处,保灌面积18.17万亩,近年来加大渠道标准化建设力度,三年达243.8公里。提水工程:灌溉1000亩以上2处,保灌面积0.91万亩,全县保灌面积25.25万亩。新建县城供水工程,县城供水能力日供水2万吨;乡镇供水工程23处,日供水能力2.64万吨,解决集镇供水人口12.3万人,建成村级供水工程90处,日供水能力0.85万吨,改善农村饮水人数9.8万人。 现状用水情况:据统计,2004年度用水量总量3.68亿m3,其中农业用水2.266亿m3,工业用水0.819亿m3,生活用水 0.314亿m3,林牧渔用水0.28亿m3。万元CDP用水量9.2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28.8m3,工业水重复利用率30%,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32%等。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用水方式粗放,效益低下 农业方面:虽然近几年加大渠道标准化建设力度,渠道防渗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渠道老化失修,农业灌溉方式落后,仍采用漫灌方式,农业用水没有计量,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5。 生活方面:城镇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漏失率达32%,与国家12%的考核标准差距较大,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较低,用水浪费现象普遍。 工业用水方面:节水“三同时,四到位”管理薄弱,工业节水投入少,技术含量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20%左右,与全省平均49%、全国平均63%的水平有一定差距。 2、水质有下降趋势 近年来根据对永定河、金丰溪的水质监测表明,永定河(丰水期)符合Ⅱ类水质有67.1km,Ⅲ类水28km,金丰溪均达Ⅱ类水以上,能达水功能区划标准。但随着工业和规模养殖发展,水质有下降趋势。 3、水生态环境脆弱 2003年统计,永定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25.4km2,占全县面积10.14%,流域内群众盲目无序开山造林种果有增无减,森林、植被遭破坏,水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金丰溪流域山地过度开发,龙寨水库(城区供水水源)水源涵养林被砍伐。养殖业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养殖户直接将猪的排泄污物排放至溪河,成为重要污染源。 4、节水意识不强 永定县在正常年景情况下,水资源紧缺程度不明显,公众没能树立起强烈的水危机感和节水紧迫感。长期以来,积淀在人们心中的“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