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汽车预测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信息中心汽车预测报告

2005~2006年 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 徐长明 管晓静 黄玉梅 黄路明 刘 明 张怀业 2005年12月12日 北京 1.政策影响 (1) 新消费税 (2) 燃油税 (3) WTO过渡期结束 (4) 油价 (1) 新消费税 8% 5% 3% 2.2升以上 (1-2.2] 1.0升及以下  原税率(小轿车) 20% 15% 11% 8% 5% 3% 1% 15% 4升以上 8% (3-4.0] 3% (2.5-3] 3% (2-2.5] 0% (1.5-2] -2% (1-1.5] -2% 1.0升及以下 对产品价格影响幅度  新税率 注: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只考虑税率变化,并不代表汽车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 消费税的调整对需求总量影响不大,因为在主流排量上税率调整很小; 消费税主要是对3升以上尤其是4升以上大排量国产车限制作用较大,对小排量车的促进作用有限,对大排量进口车影响较小(这一人群价格敏感度较低); 由于消费税属于价内税,税率调整对企业竞争格局影响较大。 (2) 燃油税 燃油税原来计划每升加1.1元,对消费者的瞬时影响是比较大的,然后逐步减小。 相对总量来讲,燃油税调整的结构性影响较大:节油型的汽车竞争力会大大提高,日本车会更受欢迎,美国车的竞争力会下降。这会影响到国内厂商的竞争格局。 从各种信息来看,燃油经济性必须提到议事日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实施燃油税”,但“十一五规划”要在2006年3月份人大通过后才着手落实,燃油税改革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改革难度非常大,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很难协调落实。 交通部:过路过桥费、养路费取消后利益消失,而大批在收费站收费的人员面临下岗,无法安排 财政部:农业等非公路用油的返回问题,各地的层层截流,到农户手中所剩无几,这样人为的增加了农民负担 燃油税2006年内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3)WTO过渡期结束效应 2006年是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关税将降到位,即由2005年的30%降到25%,力度很小,而且是分两次调整。 到岸价2万美元,2.4升的进口轿车的市场零售价(万元) 关税下降对进口车价格水平的影响比较小,因此对国产车价格的冲击也比较小 但是,消费者对WTO过渡期结束的预期不好判断,很难说明年下半年是否会出现一次消费高峰。 应该说从价格的实质性变化角度来讲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4)油价 15 25 35 45 55 65 75 99 年 8 月 00 年 8 月 01 年 8 月 02 年 8 月 03 年 8 月 04 年 8 月 05 年 8 月 美元/桶 新加坡现货价 国内批发价 国内零售价 20个城市平均批发和零售价扣除增值税、消费税、进口关税和运费后的价格 原油进口成本价与零售价倒挂使油价仍有上涨压力,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如果国际油价维持目前水平或进一步上涨,油价升高是必然趋势。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 我国油价定价机制是政府根据国际油价三个月变化情况确定的,但同时也会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根据SIC对有车家庭的调查,油价的上涨会使得部分消费者放弃购车,但放弃购车比例较小;油价上涨到5元、6元时是消费者购车意向敏感点,分别有5%和12%的潜在用户放弃购车。 但2006年油价水平估计不会超过5元/升,这样对乘用车需求的负面影响不会太大 (1) 进口车价格 (2) 国产乘用车市场 (3) 国产商用车价格 2. 汽车价格 (1)进口轿车价格平稳中小幅下降 A. 进口轿车关税还将下降 B. 人民币的稳步小幅升值将对进口车价进一步施加向下的压力 上述两条作用力度都不是很大,加上落地征税政策的实施,提高经销商的经营成本。 总体讲,2005年进口车价格将保持小幅度下降的趋势。 (2)国产轿车价格仍将有幅度较大的下降 必要性 总的原因是供过于求,但这并不一定带来价格下降(如美国、日本等市场),以下4个因素是2006年轿车价格下降的直接诱因。 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在价格上寻求竞争力 价格体系出现新的不平衡,市场份额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上市,而且惯例是以有杀伤力的价格切入市场 部分市场影响力大的车型市场成交价低于厂家批发价 价格体系出现新的不平衡,市场份额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降价车型份额变化 未降价车型份额变化 以A级车为例: 部分市场影响力大的车型市场成交价不仅低于厂家指导价,甚至已经低于批发价 伊兰特1.6GL 手动近期价格 凯越1.6MT舒适型近期价格 捷达CIF舒适型AT近期价格 FORD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在中国的发展与其地位很不相称,从2005年动作明显加大: FOCUS的最低价为12.8万元,作为一款欧美车型很有竞争力,销量增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