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刚果金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第46卷摇 第1期 地质与勘探 Vol.46摇 No.1 2010年1月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GEOLOGY AND EXPLORATION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January,2010 刚刚果(金)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1 2 杜菊民 ,赵学章 (1郾 江苏省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摇 210018;2郾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摇 210096) [摘摇 要]刚果(金)的铜矿带以赋存于新元古代沉积岩中的铜-钴多金属矿床为特征。 根据矿体赋 存地层的不同,矿带内自下向上共发育6层矿体。 最主要的两个层状铜-钴矿体主要赋存于下Roan群 Mines亚群(R2)之中,其一位于Kamoto组底部(R2郾1),构成下部矿体;另一位于Shales dolomitic组(R 2郾2)底部,构成上部矿体。 第三层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Roan群Mines亚群Kambove组(R2郾3)中底部。 第四层矿体赋存于Roan群Dipeta亚群Kansuki组(R3郾3)内,为局部层状矿化。 第五层矿体位于Nguba 群Likasi亚群顶部(Ng 1郾3),为局部的铜多金属矿化。 第六层矿体位于Kundelungu群Plateaux亚群中, 为次生富集的铜多金属矿化。 这些矿床(体)根据矿化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层状、次生富集和脉状三个 类型,其分布严格受地层控制,并与卢菲莲造山期挤压构造密切相关。 层状铜-钴矿床主要分布在由 Mines亚群组成的逆冲岩席边缘的山脊部位,而次生富集、脉状矿床从Mines亚群到Kundelungu群都有 发育,多出露于逆冲岩席内部的山脊与线性构造的交切部位。 [关键词]中非铜矿带摇 刚果(金)摇 铜-钴矿床摇 构造控矿摇 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P618郾41+ P618郾62 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文章编号]0459-5331(2010)01-0165-10 Du Ju鄄min,Zhao Xue鄄zhang.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of Cu-Co deposits in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J].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10,46(1):0165-0174. 层状、次生富集和脉状(Dewaele et al. ,2006a),这 1摇 概述 一矿带的铜-钴矿床成因还存在着争议,主要有同 巨大的中非新元古代铜矿带(也称为卢菲莲弧 生-成岩假说和热液-成岩假说(Cailteux et al. , 形构造带或加丹加带),由赞比亚中部向西北方向 2005a)。 本文主要论述刚果(金)铜-钴、铜多金属 延至刚果(金)境内,延伸近700km,宽超过150km, 矿床矿化的地层分布、岩相变化,以及与构造变形的 是世界闻名的铜、钴、镍、铅、锌多金属成矿带 关系,总结矿床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图1)。 泛非运动时期,刚果克拉通(Congo Craton) 2摇 矿床地质背景 和卡拉哈里克拉通(Kalahari Craton)会聚挤压使得 新元古代加丹加沉积盆地(Katangan sedimentary ba鄄 新元古代加丹加盆地受泛非运动影响而闭合,形 sin)形成了卢菲莲褶皱弧(Lufilian fold arc),中非铜 成了一条向北的褶皱冲断弧,称之为卢菲莲弧(图 -钴金属成矿带就位于此弧内部。 刚果(金)的层状 1A)。 刚果(金)铜矿带位于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