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低碳.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保护-低碳

保护环境 低碳生活 低碳 Lowcarbon 全球气候变化是表现最突出的,也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一、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示意图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低碳理念的提出 2006.10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全球以每年GDP的1%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损失5%-20%,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低碳经济理念 发达国家 着眼于低碳化,其低碳经济目标是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联系在一起的。 发展中国家 更关注发展,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 2.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远比发达国家艰巨。 无论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国际政治政策压力,还是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迈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没有选择。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我们要因时而动,以更务实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变革。 三、低碳环保的生活 1.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生活”—— 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使用 “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勤、俭” “低碳生活”大有作为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电视屏幕暗一点—— 中国目前有3亿台电视,仅调暗亮度这一个小动作,每年可省电50亿度。 点亮节能灯—— 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 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 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用完电器拔插头—— 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相当于三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呢! 家庭能源中多使用太阳能和生物能—— 目前我国仅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就可以节约上千万吨标准煤。家庭节能要从建筑节能上下工夫,从采暖、制冷上都要尽可能做到利用自然能源。 政府在节约城市照明、减少因不合理规划造成的资源浪费、扶持公共交通、提高集中供暖效率、鼓励太阳能及生物能等新能源发展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少用一次性塑料袋—— 生产1个塑料袋耗能约0.04克标准煤。如果全国减少一半的塑料袋使用量,每年可节能约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5.5万吨。 少用一次性筷子——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 增加植树——能起到“碳减排”的效果 少吃荤菜—— 每人每年少浪费0.5千克猪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千克。 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35.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 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 节电约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电4.5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千克。如果全国1.8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8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 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 减排0.3千克。 如果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每台洗衣机每年可节能约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 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 提前三分钟关空调—— 出门前3分钟关空调,按每台每年可节电约5度的保守估计,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千克。 如果对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7.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减少冰箱开启时间—— 每天减少3分钟的冰箱开启时间,1年可省下30度电,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千克。 及时给冰箱除霜,每年可以节电184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千克。 通过碳排放认证的方式引导人们低碳消费—— 今后国家可以出台类似像电器的能耗标志一样的措施,让人们一眼就能识别哪些产品在碳排放上做得好,从而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碳减排”。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 如果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