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衣敝衣而耕3分.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曾子衣敝衣而耕3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一个“授”:动词,给 鱼:名词,鱼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 教学重难点: 聚焦重点: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 式),洞悉得分点。 克服难点:掌握答题步骤、翻译技巧,学以 致用。 《江苏省2014年考试说明》 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具体要求: 1、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2、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翻译题分值:10分。 预学质疑 提问:高考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 ___。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1、重点词语翻译不恰当。 如:第1句中“敝”应该理解为“破旧的”; 第3句有两个“骄”,均应理解为“对…显露骄色”。 2、词类活用分析有误。 如:第1句中“衣敝衣”中第1个“衣”应理解 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穿着。 3、特殊句式翻译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如:第2句“非求于人”应译为“不是向别人索求”; 第3句“不我骄”应译为“不傲视我”。 4、语句翻译不够通畅。 第1句中“耕”没有译为“从事耕作” 1、曾子衣敝衣而耕。(3分)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作。 (评分标准:“衣敝衣”2分;句顺1分)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分) 先生不是向别人索求,而是人家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评分标准:“于人”1分;“奚”1分;句顺1分) 3、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4分) 接受了别人东西的人,就会害怕(得罪)他,给予了别人东西的人,就会对他人显露骄色。即使国君有所赏赐,而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是我能不畏惧吗? (评分标准:“畏”1分;“予”1分;“骄”1分;“骄”1分) 导学探疑 请翻译学案上的课内语句,并讨论翻译方法。 分工如下: 1、一至六组分别完成学案上的对应练习。 2、每组讨论归纳本组这些句子翻译的方法,并推举一人发言。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 曰:“画孰最难 者?” 曰:“ 犬、马最难。”“孰最易者?” 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4分) 参考译文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4分﹚ 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3分﹚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认为我无能,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而 多 鲍叔能 知人也。﹙3分﹚ 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后巩固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3分﹚ (2)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3分﹚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4分﹚ 二、用本节课所学技能继续预习文言文新课 (1)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译文:庄子到齐国去,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很同情他。 (2)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 我 哀也。 译文:我看见很多人从我面前走过,可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 (3)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文:假使先生不是没吃饭,还会同情我吗? * 第二个“授”:动词,教给,教授 渔:动词,捕鱼,捕鱼的方法 综合来说就是,给别人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 引申为帮人解决问题,不如教会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译文:拿鱼给别人不如把捕鱼的方法教给别人。 信 达 雅 预学质疑 直译 意译 预学质疑 预学质疑 预学质疑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