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病理研究论文 .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玉病理研究论文

宝玉病理研究论文   摘要:宝玉性格矛盾曾是“红学”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就实质而言,宝玉是个条件型精神病患者,其所谓的性格矛盾,大体是因交际对象的不同,而有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行为方式,即:在与男性交际的场合中,他基本是一个精神正常,聪俊灵秀的“健康宝玉”;在与女性交际的场合中,他则又是一个乖僻邪谬、心智浑浊的“病态宝玉”。宝玉的性格矛盾是作者意识到了的、为成就主题选择的表现人物的技法。当然,矛盾是令人遗憾的,但如能看到其存在的意义,其也就不难理解谅解。同时,从病理的角度出发,对此作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消解,故在事实上,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关键词:宝玉;性格矛盾;男性世界;女性世界;艺术手法;病理   早在范锴的《痴人说梦》中,已提及宝玉的性格矛盾。不过,一九七九年前,这一点虽为人察觉,然不为人所重。一九七九年,于《北方论丛》创刊号,戴不凡先生《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迷》问世,从著作权的高度理解这一问题。宝玉性格矛盾遂为“红学”研究热点。针对戴先生的宏论,彭昆仑、方平、陈庆浩等先生俱陈己见[1]。   就争论的情况看,对矛盾属性的认定与态度,方平先生重视“清”与“浊”的不同;别人基本扎入戴先生的gu中,关注“大”与“小”的区别。对促成矛盾的原因,少数人支持戴先生意见,多数以表述系统问题,版本问题等,否定戴先生的观点。我们认为,就实质而言,宝玉是个条件型精神病患者,其所谓的性格矛盾,大体是因交际对象的不同,而有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行为方式。即:在与男性交际的场合中,他大体是一个精神正常,聪俊灵秀的“健康宝玉”;在与女性交际的场合中中,他则又是一个乖僻邪谬、心智浑浊的“病态宝玉”。宝玉的性格矛盾是作者意识到了的、为成就主题选择的表现人物技法。当然,矛盾是令人遗憾的,但如能看到这种矛盾存在的意义,其也就可以理解谅解了。同时,从病理的角度出发,对此作者也进行了积极消解,故在事实上,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宝玉的性格矛盾是作者已意识到了的,在作品中,他多次借人物之口对此进行过透露。如:在第二回,贾雨村说,宝玉系正邪两赋而来的一路人,其“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明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2]。在第五十六回,作者先借甄家女人之口,历数贾宝玉镜相甄宝玉之怪诞乖僻;继之让贾母联系贾宝玉的情况评论说:这两个孩子事实上问题不大,“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后又写那几个女人附和贾母,觉得甄宝玉“殊不知他在家里无法无天,”“有时见了人客,规矩礼数更比大人有礼”。这里,“聪明灵秀”与“乖僻邪谬”,“刁钻古怪”与“还出正经礼数”,“无法无天”与“比大人有礼”等,属明确的有排异色彩的话语。这说明,对宝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品行,作者的认识并不糊涂。   在作品中,此类表述很多,如粗疏地看,不知作者如何把握宝玉。但就上述贾母等的议论分析,我们认为,宝玉的性格矛盾,主要是在男性、女性两个对立的世界中展开的。宝玉生于府邸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整日价在姐妹行中厮混,大体属成长中的少年。所以,上面所言的“在家里”,主要指其在女性世界中的情况;“见了人客”与“见了外人”。是指其外出交游,在男性世界中的表现。读作品的过程中,多次以这一线索检验作品的描写,贾母等的评价属实。   1、在女性世界中,宝玉颇具异端色彩。他“毁僧谤道”,视读书上进者为“禄蠹”,称“除明明德’’’’外无书”,挑剔“文死谏,武死战”的忠烈观。对他的表现,贾政以发展的观点预言:这样下去他会“弑君弑父”。但就是这个宝玉,一旦进入男性世界,不仅上述的叛逆不复,相反却拘拘然卫道。“大观园试才”时,于园中一处,诸公从形制着眼,为拟“翼然”与“泻玉”争持。而宝玉却于纲常考虑:“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建议题“沁芳”。在下一处,贾政不满诸公之题,命宝玉作一个。宝玉还是从那个角度认为:“这是第一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主张题“有凤来仪”。在中国古代,君臣大义是第一位的。就关系看,元春、宝玉一母所生,血浓于水。但元春飞上高枝,才选凤藻宫之后,他们的关系属性就发生了变化。在迎接这个胞姐的题额活动中,宝玉置君臣大义于首位,说明他恪守时尚的纲常。又如,在七十八回,对为国捐躯,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林四娘,宝玉礼赞有加。于《姽婳词》的结尾部分,他以崇敬与感叹的口气咏唱说:“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馀意尚彷徨。”这说明,宝玉也同情纾君之难、毁君之忧的人物。再如,在第六十六回,为尤三姐之事,柳湘莲鄙薄贾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也不干净”,“宝玉听说”,也“红了脸”。一般人认为,宝玉在情感上对家族是冷漠的,是家族的“贰子”。但就此时的羞愧和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