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草坪草病害.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草坪草病害

第12章 禾草病害治理 禾草蠕形菌病害 包括由德氏霉、离蠕孢、弯孢等蠕形菌引起的病害 这类病害的发生较为普遍 是草坪草上一类很重要的病害 症状 Leaf spot Foot rot Patches Melting out 病原菌 德氏霉(Drechslera) 早熟禾德氏霉(D. poae):早熟禾、马唐、画眉 干枯德氏霉(D. siccans):黑麦草、早熟禾、梯牧草、鸭茅 巨德氏霉(D. gigantea):狗牙根、冰草 网斑德氏霉(D. dictyoides):羊茅、黑麦草、鸭茅、雀麦 德氏霉(D. erythrospila):翦股颖 德氏霉(D. catenaria):翦股颖 离蠕孢(Bipolaris) 禾草离蠕孢(B. sorokiniana):多种禾草 狗牙根离蠕孢(B. cynodeonitis):狗牙根和结缕草 四孢离蠕孢(B. tetramera):狗牙根和结缕草 弯孢(Curvularia) 新月弯孢(C. lunata):早熟禾 不等弯孢(C. inaequalis):早熟禾、翦股颖 侵染循环 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种子和土壤。病菌以菌丝体在种皮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颖壳上,还可以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越冬。 种子萌发、出苗过程中,病菌侵入造成烂芽、苗腐等。 病苗产生的分生孢子经风、雨、水、工具、人、畜传播,进行再侵染。 地下部通过病、健根的接触传染。 发病规律 分生孢子在3~27℃可萌发,20℃最适于病害侵染。 叶面的自由水是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必需条件,春秋降雨、结露是病害流行与否的决定因子。 地势低洼、遮阴、排水不良造成湿度过高,有利于发病。 光照不足、N肥过多,P、K缺乏,发病重。 修剪过低、枯草层积累,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 抗病品种:Merion, Bristol, Nugget, Touchdown 营养:提供充分营养,快速生长 灌水:不宜漫灌、过湿 修剪或刈割:不宜低割,留茬高度大于4cm;不宜频繁刈、剪,以减少根茎侵染 药剂保护:粉锈宁、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福美双均有效,混施效果更佳,每隔1周喷雾一次。 禾草褐斑病 Brown patch 由于丝核菌引起的症状并不只有褐斑,所以有学者称其为“丝核菌综合症”。 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 在我国,尤其在黄淮河流域发病较重,常常造成大面积的草坪枯死。 西安建植2~3年的草地早熟禾草坪的病株率高达70%以上。 症状 由于草种、品种不同,可引起禾草苗腐、根腐、基腐、鞘腐和叶腐。 叶片初为水浸状,深绿色,枯萎,变为淡褐色,病斑梭形、 椭圆形,1~4cm;叶鞘产生褐色梭形、长条形病斑,0.5~1cm。严重时,整个病茎褐色或枯黄色,分蘖枯死。潮湿时,可见菌丝体。 根、根颈、匍匐茎侵染,呈黑褐色腐烂。 留茬较低的草坪,出现大小不一,圆形至不规则形枯草斑,直径从2cm~1m。枯草斑有暗绿色至灰褐色的水浸状变黑的边缘,似“烟圈Smoke ring”。 留茬较高的草坪则出现褐色圆形枯草斑,直径可达30cm。 Mycelium on diseased grass Brown patches Brown patches 病原菌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有性态丝核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filamentosa Roger). 菌丝体淡黄褐色-褐色,直径4-15um,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形成隔膜。菌核深褐色,直径1~10mm,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 寄主范围广泛,250多种植物。 侵染循环 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或微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越夏,渡过逆境。菌丝体侵染的最适温度为21~32℃。菌核萌发的温度范围8~40℃,最适28℃,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丝核菌为土壤习居菌,可营腐生生活。 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或病残体上的菌丝体形成侵入丝侵入寄主,由根部或下层叶片、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 菌丝体在植株之间通过流水或植物吐水而蔓延。 发病规律 枯草层的堆积,即为菌源的积累。 21℃以下,该菌生长较慢。一般,高温、高湿有利于丝核菌的生长。但个别耐低温的菌系,可常年侵染。 大量施用速效氮加重发病。 增施PK肥,提高抗性。 防治措施 灌水:避免过量灌溉、高湿,尤其高温季节 合理利用:减少刈割或放牧频率,以减少伤口的侵入 土壤:防止酸性土壤,可适当施入石灰,调节酸碱度6~7。 种子处理:种子重量0.2%的福美双; 0.5%的退菌特; 0.8%的萎锈灵。 田间喷雾: 65%代森锌500~1000倍 50%多菌灵800~1000倍 50%退菌特600~1000倍 禾草锈病 Rust 禾草感染锈病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降低,蒸腾作用增强,大量失水,叶片变黄枯死,草地提前衰退。 病草适口性差,利用率低。 有学者报道,锈病严重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