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中药治疗方.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喉癌中药治疗方

喉癌中药治疗方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 中药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中医中药治疗无副作用。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   喉癌验方偏方食方   验方:   ①石上柏干品30—50g(或鲜品90—120g)加瘦猪肉30—60g。每日1剂,煎2次分服,15—30天为1个疗程,药量可酌情增减。   ②白花蛇舌草62g,干蟾皮15g,白萸31g,牡蛎31g,海藻3lg,山豆根15g,大青叶3lg,当归9g,北沙参15g,(虎杖31g,杨海根62g,藤梨根62g,先煎3小时后再与上药物同煎)。   偏方:   ①雪里青(又名咽喉草)120克,水煎代荼常饮。   ②胡桃仁,食用或与大麦共煮。   食方:   ①苦葫芦1个,赤小豆50克,大枣20克,冰糖、蜂蜜适量。制法:把苦葫芦洗净,取瓜瓤,加水煎成浓汁,加赤小豆,煮成羹食,最后添加大枣、冰糖、蜂蜜等调味即可。 ②白茯苓15克,加水300毫升煎煮,分三次服用。 本病早期多因风热阻滞或肺胃积热,治以疏风清热利咽为主,佐以解毒散结;或因肝郁气滞血瘀,痰浊蕴结,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行气化痰散结;晚期多为血瘀痰凝,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扶正解毒,标本兼治。 药物治疗 ??1)风热阻滞型。 主证:咽干喉燥,干呛无痰,声音嘶哑,鼻塞咽梗,苔薄黄,脉浮数等。治法:疏风清热利咽,佐以解毒散结。方药: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加减,玄参12g,马勃10g,僵蚕12g,山豆根12g,银花5g,天冬15g,麦冬15g,露蜂房15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 肺胃热盛,咽喉肿痛,吞咽不利者加黄芩、黄连、连翘、锦灯笼、山栀、甘草、桔梗等;大便坚涩者加玄明粉、生大黄等清肺胃郁热。分析:方中马勃、山豆根、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玄参、天冬、麦冬滋阴降火;露蜂房祛风攻毒、散肿止痛。全方共奏祛风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2)肝郁气滞热结型。主证:胸胁胀满,头晕目眩,喉部不适,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声音嘶哑,口苦咽干,舌燥苔薄黄,脉弦细,为早中期喉癌见证。治法:疏肝解郁,清泻肝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加减。丹皮9g,山栀9g,当归10g,芍药12g,柴胡9g,薄荷4.5g,云茯苓12g,生白术10g,生甘草5g,山豆根12g,射干9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方中柴胡、薄荷疏肝解郁;丹皮、山栀、射干、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当归、芍药配柴胡、薄荷疏肝经之血络;白术,云茯苓培补脾土,实土以御木侮。全方为疏肝解郁,清泄郁火之剂。 ?3)气滞血瘀型。 主证:咽喉疼痛,如物梗阻,吞咽不利,日久饮食不下,咳呛痰血,肌肤枯燥,舌质淡红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赤芍15g,生地15g,枳壳10g,玄参10g,三棱10g,莪术10g,白茅根15g,血余炭6g,夏枯草20g,穿山甲(钙煎)10g,龙葵10g,甘草5g。 ?咳嗽痰多者,加川贝母10g,瓜蒌仁10g,海浮石10g;胸胁胀满,食欲不佳者,加柴胡10g,郁金15g。?分析: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排脓;生地、玄参、白茅根,血余炭凉血止血;夏枯草、龙葵、甘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 ??4)痰浊蕴结型。?主证:胸胁满闷,痰多而稠,声音嘶哑、喉部疼痛或溃烂,头胀气短,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治法:行气化痰散结,利湿泄浊解毒。方药: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半夏10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0g,瓜蒌10g,天南星10g,贝母10g,生牡蛎(先煎)15g,夏枯草15g,山豆根15g,龙葵10g,石上柏20g,蚤休20g,白花蛇舌草30g。声音嘶哑者加胖大海10g,木蝴蝶10g;纳呆、因倦者加淮山药15g,紫苏10g,薏苡仁20g;痰热甚者加黄芩10g,杏仁10g,开金锁15g,蒲公英30g,热毒甚咽喉溃烂者加蛇莓30g,锦灯笼10g,玄参20g,牛蒡子10g,生地10g,蜀羊泉30g。 分析:方中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瓜蒌、天南星、贝母、夏枯草、牡蛎,化痰软坚,理气散结;山豆根、龙葵、石上柏、蚤休、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散结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