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化学you变育种.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2化学you变育种

第八章 化学诱变育种 一、化学诱变育种的概念、特点 二、诱变剂的种类及其机制 三、化学诱变剂的使用方法 四、剂量的选择及其影响化学诱变效应的因素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化学诱变育种( chemical induced mutation breeding ):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以选育新品种的技术。 化学诱变剂:某些特殊的化学药剂能和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作用,改变其结构,使后代产生变异。这些具有诱变能力的药剂称为化学诱变剂。 1942年奥尔巴赫用芥子气处理果蝇,产生了与X射线处理相类似的各种突变。 在药用植物上,吉林农业大学1987年用化学诱变剂DES处理红花、薏苡等发芽的种子,在体细胞分裂中观察到染色体桥、片段、落后染色体的畸变类型 2、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 1)化学诱变较为经济方便 2)化学诱变剂有专一性 如,马来酰肼对蚕豆第Ⅲ染色体的第十四段特别起作用,而乙醇对第Ⅳ染色体的第19段有作用。在同一条件下,不同基因的突变频率有时相差几百倍。 3)诱变机制及突变谱与辐射诱变不同 4)化学诱变剂通常有剧毒。 烷化剂多属于致癌物质,氮芥类易造成皮肤溃烂,乙烯亚胺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且易燃,亚硝基甲基脲则易于爆炸。 二、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其机制 1 .烷化剂类 (目前在化学诱变育种中主要使用的一类诱变剂。) 烷化剂的诱变机理:这些烷化剂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性烷基,它们能置换 DNA 分子的 H 原子(烷化作用),改变基因的分子结构,导致突变。 1)芥子气类 硫芥: -S-CH2 -CH2Cl ;氮芥: NCH2 -CH2Cl 2)乙烯亚胺( -NCH2 CH2 )和环氧乙烷类( -CH O CH2 ) 乙烯亚胺( EI ): CH2 - CH2 ; 环氧乙烷(EO): CH2 - CH2 O 环氧丙烷: CH3CH CH2 O 3)烷基磺酸盐类( -SO2OR )和烷基硫酸盐类( -SO4R ) 甲基磺酸乙酯( EMS ): CH3SO2OC2H5 ; 乙基磺酸乙酯( EES ): C2H5SO2OC2H5 甲基磺酸甲酯( MMS ): CH3SO2OCH3 ; 硫酸二乙酯( DES ): SO2(OC2H5 )2 ; 硫酸二甲酯( MES ): SO2(OCH3 )2 4)亚硝基烷基化合物( R 1 -NR 2 NO ): 亚硝基乙基脲( NEH ): OH C2H5 N-CONH2 亚硝基乙基脲烷( NEU ): ON C2H5 N-COOC2H5 2 .核酸碱基类似物 是一类与DNA碱基(A、G、C、T)十分接近的类似物,它们在不妨碍DNA复制的情况下,代替DNA的成分参入到DNA分子中去,从而引起DNA复制时碱基配对的差错,而引起突变。 5- 溴尿嘧啶 (5-BU) :取代 DNA 中的嘧啶,可以同 A 和 G 配对 2- 氨基嘌呤 (AP) :取代 DNA 中的嘌呤,可以同 C 和 T 配对 3 .诱发移码突变的诱变剂 吖啶类(嵌入剂) 嵌入 DNA 分子双链中心的碱基之间,引起单一核苷的缺失或插入 遗传密码编组的移动(移码突变) 转录和翻译的错误 , 产生突变。 吖啶黄 (acridine yellow) ,吖啶橙,原黄素 (proflavin) ,5-氨基吖啶 4 .其它诱变剂 1)亚硝酸(HNO2)能使核酸、核苷酸和核苷中的嘌呤和嘧啶上的氨基转变为羟基,造成DNA复制的紊乱,从而改变遗传密码。 2)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具有诱变作用的无机盐,在酸性条件下,特别是在PH=3时有显著作用。 主要对复制中的DNA发生碱基替换作用,而染色体畸变的几率甚低。 3)羟胺( HA ):作用于 C ,使其氨基变成羟基,与 A 配对,G-C A-T 4)抗生素(丝裂霉素 C 、链霉素)、重氮丝氨酸等引起染色体的断裂   抗生素的诱变作用:破坏基因分子结构 造成染色体的断裂而引起突变。   Perov等用链霉素首先诱导出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CMS)。   Burton和Hanna(1982)以及Jan和Rutger(1988)分别在珍珠粟和向日葵上使用链霉素和丝裂霉素诱导出CMS。   说明链霉素和丝裂霉素在诱导产生CMS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不同作物间重演性好。 5)无机类化合物: HNO2 、 H2O2 、 CuSO4 等 6)中草药 长春花碱能阻止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使分裂中期停止,抑制核糖体RNA的产生。 石蒜碱对染色体畸变有一定作用。 喜树碱对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