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组织培养第八章 原生质体培养演示幻灯片.ppt

八组织培养第八章 原生质体培养演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讲义PPT教案幻灯片学习资料

第八章 原生质体培养 宜职院08.9 目的与要求 掌握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了解原生质分离方法,原生质纯化方法和活力测定方法。掌握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存活率、密度、产量的测定方法。掌握原生质体融合概念、介绍原生质体融合方法,了解杂种细胞的筛选、鉴定和杂种植株的鉴定方法。 具备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基本认知,具有原生质体培养基本能力,能够理解原生质体融合概念及方法。 一、原生质体概念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由质膜包裹着的裸细胞。 二、原生质体培养意义: 1、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有利于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基因转移和单细胞培养。 2、原生质体能比较容易摄取外来的遗传物质,作为理想的受体系统进行各种遗传操作的研究,实现体细胞杂交在植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第一节 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一、原生质体的分离 (一) 材料来源 叶片,花瓣,果实组织,花瓣髓部,子叶等,尤其是叶肉细胞及由各部分形成的培养细胞和悬浮细胞。 (二)分离方法 1、机械分离法 产生质壁分离——释放原生质体 缺点: 原生质体的产量很低;方法繁琐费力;因必须高度质壁分离,故局限性大。 优点: 能够排除外加酶对离体原生质体的结构和代谢活性的有害影响。 2、酶分离法 收率高、活力强、完整性好。分离原生质体最有 效。 (1)酶的种类及特点 分离原生质体的酶多是一些复合酶制剂,以其所含的主要酶的作用分为: 1、纤维素酶类 2 半纤维素酶类 3 果胶酶类 4 崩溃酶 5 蜗牛酶 (2)酶液的配制 1、酶的配比和浓度 2、渗透压和稳定剂及PH。 (3)分离原生质体 1、两步分离法。用果胶酶离析植物组织,收集细胞,经洗涤后用纤维素酶解离细胞壁,然后获得原生质体。 2、一步分离法。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组成混合酶液,对材料进行一次性处理。 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纯化 纯化后的叶肉原生质体 二、培养方法 1、液体浅层培养 原生质体(约2×105/ml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将悬浮物质移到直径为60cm的平皿中(2-3mm为宜)—5-10天后开始原生质体分裂 特点:通气好,原生质体代谢物易扩散,防止有害物质积累过多造成毒害,转移添加新鲜培养基方便,便于观察和照相。操作简单,可微量培养,细胞植板率高。但原生质体沉淀,分布不均,细胞团聚集多,难成单细胞株系。 2、平板法培养 原生质体(密度为4×105/ml)与等量体积琼脂糖培养基均匀混合—置于6cm培养皿(2-3mm),暗培养—5-7天原生质体开始分裂 特点:原生质体分布均匀,利于分裂,容易获得单胞株系,可定位观察。原生质体易受热伤害,易破碎,原生质体始终处于高渗透压胁迫下生长发育缓慢,植板率低。 3、悬滴法培养 将含一定密度原生质体的悬浮液,滴在6cm培养皿盖内侧上,皿底加入培养液和渗透剂等液体保湿,此时培养小滴悬挂在皿盖内。 特点:用材少,培养液消耗少,利于通风与观察,可做原生质体不同密度的培养对比试验,进行单细胞培养。 4、双层培养法 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浅层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最佳。原生质体采用平板培养方法包埋在培养皿底层,上面再加入相同成分的液体培养基,暗培养。需更换新鲜液体培养基。 特点:原生质体分布均匀,有利于分裂,易获单细胞株系,能除去抑制分裂的有害物质,细胞植板率高。原生质体易受热伤害,易破碎。 5、饲喂培养法 将饲喂的细胞用培养基作平板,此平板称饲喂层,用X射线或紫外线照射,使核失活但细胞存活,然后将原生质体以液体浅层培养或平板技术铺在饲喂层上。 特点:以一种植物细胞制成的平板,支持另一种植物原生质体的生长。饲喂层没有种的特异性。 三、培养条件 25-27℃,光照16h/d,最初几天经常摇动,以助透气。 四、原生质体存活率、密度及产量的测定 (一)双醋酸盐荧光素染色法测定存活率 存活率=存活原生质体数/总原生质体数×100% (二)测定原生质体的密度 原生质体的密度(个/ml)=(原生质体数/1区域)×104×稀释倍数 (三)原生质体产量的测定 Y=DV / FW Y(个/g)——原生质体产量 D(个/ml)——存活原生质体密度 V(ml)——制备所得原生质体悬液的总体积 FW(g)——制备原生质体所用材料的鲜重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