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里副井施工组织设计13、1.doc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泊里副井施工组织设计13、1

阳泉煤业集团创日泊里煤业有限公司 泊里矿井副立井井筒掘砌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中煤五建第四十九工程处 二0一三年一月五日 目 录 前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凿井施工方案及机械化作业线配置…………… 第三章 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四章 井筒及相关硐室施工工艺……………………… 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作业方式……………………… 第六章 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 项目资源配置及管理措施………………… 第八章 工程质量目标、体系及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第九章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及安全保证措施……… 第十章 文明施工及环保………………………………… 第十一章 计算书、附图、附表………… 前 言 在认真分析井筒掘砌工程施工有关图纸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设计的特点,结合我处施工装备和技术能力,编制了此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了行之有效的设备和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井筒施工采用混合作业方式。 工程质量目标:矿建工程。 安全管理目标:无重伤、无死亡,实现文明施工。 我们在本工程的建设中,将主动接受建设单位的监督和指导,强化企业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施工技术和装备,创造出一流的施工质量和速度,按工期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施工合同泊里井田(以下简称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东部边缘,行政区划属山西省和顺县管辖,北部跨入昔阳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7°21′31″—37°31′22″,东113°28′38″—113°39′32″。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属剥蚀侵蚀中低山地貌类。井田内基岩裸露,沟谷发育,切割剧烈,少部分被黄土及冲积物所覆盖,沿河谷有山间带状冲积平原。井田崇山峻岭,山峰陡峭,地形相对高差大。井田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点位于中西部的高家岭山,标高1649.70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清漳河谷,标高1274m,最大相对高差375.70m。 井田河流自北而南主要有松溪河及清漳东源,分属海河流域的滹沱河水系和漳河水系。 和顺县境条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其中,海河流域的清漳东源、松溪河两条季节性河流流经本。 清漳东源(和顺县城以西又称张翼河):源于昔阳县少山大龟谷,由北而南流入内。梁余河源于马坊乡东的石猴岭,由西而东到和顺县城东与清漳东源汇合,向东至松烟村南与清河汇合。两河全长179km,控制面积1109km2,河床宽30~100m不等,最大流量649m3/s,平均流量1.55m3/s。 松溪河:属滹沱河水系。发源于和顺县北部上源之一李阳河源于李阳神掌洼山;之二石勒河源于猪龙庙山二源于石岩坪村汇合,向北流入昔阳县境。井田内杨家坡建有水库,库容量362万m3,汇水面积26km2。 和顺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据《山西省自然地理地图集》(1984年)和顺气象区划属暖温带晋东南半湿润地区和顺左权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雪多风,夏秋温和多雨,全年夏短冬长。据和顺县气象局1956—1987年观测资料,主要气候要素特征如下: 降水量:多雨年(1963年)达1069mm,少雨年(1986年)为332.5mm,平均572.3mm。降水量年内差异悬殊,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总降水量的63%,且多暴雨,1963年8月5日一天内降雨量达136.3mm,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46.6mm。 历年11月初至次年4月中旬为降雪期,一次最大降雪厚度25cm(1967年11月26日)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22.8mm(4—7月蒸发量最大)。年蒸发量最高为1874.1mm(1972年),最低为1180.6mm(1964年)。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6.3℃,其中月份最低,平均-9.2℃,月份最高为19.8℃。极端最高温达35.0℃(1981年5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2.1℃(1971年1月22日)。 霜期: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32天。平均初霜期始于9月,最早9月2日(1980年),最迟10月13日(1984年)。平均终霜期在5月中旬,最早4月14日(1986年),最迟6月4日(1960、1961年)。 风速: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西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2m/s。 其它:历年平均绝对湿度7.59毫巴,最大冻土深度110cm(1984年),10cm深土壤冻结始于11月27日,解冻日期平均为3月11日。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顺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据山西地震局资料,和顺县为级基本烈度区,属多震区。 采立井开拓方式,位于太行山西,基岩裸露,风化剥蚀剧烈。(m) 备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