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艺术化_当代书法精神重建的可能精选.pdf

去艺术化_当代书法精神重建的可能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去艺术化_当代书法精神重建的可能精选

重塑书法精神 47 去艺术化: 当代书法精神重建的可能 坂 李徽昭 李继凯 文 / 20 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可以视为对现代性的不断认同与追 寻,在这个过程中,书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20 世纪末,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书法家逐渐职业化,艺术市场愈益发 达,职业书法艺术出现了过度艺术化的现象。在学院化、西方化、市 场化的多重语境中,职业书法家重视西方现代观念,有时盲从于艺 术市场,形成了当代“作为艺术的书法”与传统“作为文化的书法”发 展道路的分歧。职业书法的过度“艺术化”,使得书法家主体情感的 宣泄受阻,传统文化精神支撑乏力,这种书法创作“去人性化”的状 态成为当代中国书法的主要症结,并直接影响了学院书法专业教 育。学院书法教育的课程设置多与艺术的专业化有关,造成书法与 文学、历史等专业课程隔离,影响了书法文化发展的未来,造成了书 法文化精神一定程度上的断裂。如果要重建当代中国书法的文化精 神,我们应该通过适度的“去艺术化”,提倡心手达情的笔墨书写,再 度“人性化”,发现书法之美与我们自身生活的关联,张扬书法家的 主体意识与情感,实现书法创作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建构“作为 文化的书法”,重建当代书法精神。 过度艺术化的书法现象 20 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加速发展推动了中国艺术与西方现代 文化的接轨,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引领下,艺术各门类的独立成 48 重塑书法精神 为审美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审美现代性 还是“中国书法”? 要求艺术自律,在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中形 中国书法在 世纪 年代开始复兴, 20 80 成各自对美的话语形式。受这一现代思潮影 并演变成轰轰烈烈的书法群众运动,随之, 响,书法艺术开始从古代文人工具性的状态 日本现代书法思潮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从外 演化成职业化的艺术,这释放了书法家对 到内悄悄改变了中国书法生存与发展的语 形式感和形式观念的追寻,对书法形式感 境。“85 新潮”时期,一些艺术家尝试将汉字 的敏感使得书法家对书法艺术本身认识愈 作为符号进行水墨画创作,谷文达、沈伟等 益透彻,但也使中国书法遭遇了一种潜在 便是始作俑者。 世纪 年代,中国美院号 20 90 的发展危机:书写方式的转变倒在其次,书 称“于书法领域一无所知”的洛齐大笔一挥 法审美环境的转变也在其次,甚至书法文 写就了《书法主义宣言》,“一大堆报纸、一把 化群体的缩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艺术 大排笔,用星光墨水在草坪上干完了 件作 6 形式感的过度追求形成了书法艺术发展 品”,其后1995 年“中国书法主义展”喧嚣出 “过度艺术化”的不良现象。西方艺术及其 世。由此,中国书法已经逐渐异化为一个新 现代观念成为一股文化海啸,先是附着在 的变异物种,成为中国书法家或艺术家在西 书法创作形式上,后来逐渐吞噬了某些书 方美术知识结构框架下对西方艺术观念的 法家书法创作与审美观念的中国文化传 演绎,可以说是西方艺术思想的复制。这显 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