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课件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 2016-2-23 20:30 韦丽霞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目录 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 处理要点 病因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护理措施 护理目标 护理评价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手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之内失血量超过1000ml 或循环血容量的20%,是常见的临床急症。 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其中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胆道病变引起,如胆囊或胆管结石或癌症、胰腺癌等。某些全身性疾病亦可引起出血,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临床表现 发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与速度,并与病人出血前的全身状况如有无贫血及心,肾,肝功能有关。 呕血与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呕血与黑便 氮质血症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发热 氮质血症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亦可仪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病变可因血液反流人胃.引起呕血。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亦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呕血呈鲜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如呕血呈棕褐色咖啡渣样,则表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柏油样黑便,粘稠而发亮,是因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需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反之,空肠、回肠的出血如出血量不大,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也可表现为黑便,需与上消化道出血鉴别。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由于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相应不足,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常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病人可出现头昏、心悸、乏力、出汗、口渴、昏厥等一系列组织缺血的表现。出血性休克早期体征有脉搏细速、脉压变小.血压可因机体代偿作用而正常甚至一时偏高,此时应特别注意血压波动,尤其脉压。呈现休克状态时,病人表现为而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皮肤湿冷,呈灰白色或紫灰花斑,体表静脉塌陷;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重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5~30mmHg,心率加快至120次/次分以上。休克时尿量减少,若补足血容量后仍少尿或无尿,应考虑并发急性肾衰竭。 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日。发热机制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失血性贫血亦为影响因素之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多在一次出血后数小时上升,约24~48小时达到高峰,3~4日降到正常。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测定红细胞、白细饱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肝功能、’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有助于估计失血量及动态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判断治疗效果及协助病因诊断。 内镜枪查 出血后24~48小时内行急诊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出血部位,明确出血的病因诊断,同时对出血灶进行止血治疗。 X线钡剂检查 检查宜在出血停止且病情基本稳定数日后进行。 其他 选择性动脉造影如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帮助确定出血部位。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处理要点 补充血容量 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迅速补充血量,纠正水、电解质火衡,预防和治疗失血性休克,给予止血治疗,同时积极进行病因诊断止血措施和治疗。 立即配血,可先输人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酚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早输入全血,以尽快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L。输液量可根据估计的失血量来确定。 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 ①抑制胃酸分泌药:临床常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阻滞剂,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急性出血期均应静脉给药。 ②口服药物止血:如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水中分次口服,也可经胃管滴注入胃,可使出血的小动脉收缩而止血。其他有效的止血剂有凝血酶、巴曲酶等。 (2)内镜直视下止血:适用于有活动性出血或暴露血管的溃疡、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高频电凝、微波、热探头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