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诱变番茄自交系TTD302A+的突变表型鉴定和分析.pdf

EMS+诱变番茄自交系TTD302A+的突变表型鉴定和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MS诱变番茄自交系TTD302A的突变表型鉴定和分析

2014(4):21-28 中 国 蔬 菜 研究论文 CHINA VEGETABLES EMS 诱变番茄自交系 TTD302A 的突变表 型鉴定和分析 杨建华 崔 霞 常培培 李 翠 李云洲 梁 燕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为创制用于番茄遗传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的新种质,用0.7%的甲基磺酸乙酯(EMS)浸泡处理TTD302A种子8h, 清水冲洗后催芽育苗,定植于塑料大棚中,单株观察、单株留种。对M2 群体进行株系和单株的系统观察,表型表现一致的 株系混合留种,有表型变异的单株进行单株留种,获得M3种子。另外选取了15份出现典型变异性状的M 材料进行SSR检测。2 通过对M2 群体表型性状的观察,共发现373个变异性状,297个变异单株,总的单株变异频率为7.1%。叶、花、果实和植 株的表型变异频率依次为1.5%、2.8%、1.3%和2.4%。SSR分析结果表明9份材料在DNA水平上有变异。 关键词:甲基磺酸乙酯(EMS);番茄;自交系;突变体 植物遗传资源是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 1%)处理加工番茄品种RedSetter种子构建突变体 基础(孙传清等,2001),尤其是亲本资源,在杂 库,经TILLING技术检测,结果表明0.7%的EMS 交育种过程中比普通种质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因 处理和1%的EMS处理的突变体库的突变密度分 此,运用理化手段创制番茄新种质,开展种质创新 别是1/574kb和1/322kb。Saito等(2011)利用不 途径的基础工作很有必要。甲基磺酸乙酯(EMS) 同浓度梯度的EMS(0.3%、0.5%、0.7%、1.0%、 是作物诱变育种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化 1.5%)和γ-射线处理Micro-Tom,筛选到1048 学诱变剂(李卫华等,2011),与其他诱变剂相比, 个突变单株。目前国内关于EMS诱变番茄种子, EMS诱变产生点突变的频率较高,染色体畸变相对 构建突变群体作为新种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同 较少,且多为显性突变体,易于筛选(安学丽等, 时,国外选用的番茄材料基本是红果中果型加工品 2003)。 种(M82),或红果小果型加工品种(RedSetter),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在拟南芥(Yong 或观赏型Micro-Tom。本试验选择配合力高、综合 etal.,2005;Chiuetal.,2007)、玉米(Tilletal., 性状好的鲜食粉果大果型番茄自交系TTD302A为 2004)、大豆(Cooperetal.,2008)、芜菁(Stephenson 材料进行EMS诱变,旨在丰富现有粉果大果型番 etal.,2010)等植物中利用EMS诱变技术构建了 茄遗传变异类型,创制遗传新种质,为我国番茄育 突变体库。在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上, 种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 L.) Menda等(2004)利用EMS(0.5%)和快速中子 1 材料与方法 诱变加工番茄品种M82种子得到3 17个突变体, 4 .  试验材料 Minoia等(2010)利用两种不同浓度的EMS(0.7%、 1 1 番茄自交系 TD302A,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 T 杨建华,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番茄诱变育种,E-mail: 艺学院番茄课题组提供。该品系为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