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团队.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团队

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 党代表——廖仲恺 第二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 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陈炯明 1925年6月,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乱 1925年7月,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陈炯明 1926年2月,肃清邓本殷部 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广州市民在中山大学举行欢送大会 北伐战争 参加北伐的共产党部分政治工作人员 北伐战争 北伐军接管汉口英租界 北伐战争 上海工人三次起义 北伐战争 视频:大革命的失败 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和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 大革命的失败 客观上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和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革命斗争经验,缺乏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中出现了错误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有利于两党的发展 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方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必须充分发动和武装工农大众,使革命获得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独立性,争取对革命的领导权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何在? 5.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思考题 1.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12月) 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1919年5月)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下半年)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阅读文献 1.李新、陈铁健:《伟大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参考书目 *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为共和制度寻求思想基础的新文化启蒙运动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此前的洋务运动和改制运动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运动后期为何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探索之路的新起点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中国国民党的改组:政党革命模式的确立 改组后的国民党组织模式与中共建党模式有何相似性?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如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 四、大革命:新探索模式的实践 如何理解大革命的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讲授要点与问题 作为历史概念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运动: 一是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1915-1919) 二是救亡性质的五四爱国运动(1919-1923) 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数百年来,吾国扰攘不安之象,其由此两种文化相接触相冲突者,盖十居八九。凡经一次冲突,国民即受一次觉悟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 经典文献 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大力汲取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养分,改良中国文化,发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民主主义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伦理、新道德、新文学、新艺术。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文化启蒙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为共和制度寻求思想基础的新启蒙运动 (一)基本史实 1、阶段划分 1915年9月-1919年5月,文化启蒙和思想解放 1919年5月-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基本史实 2、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和主持《新青年》 最先举起民主科学旗帜,倡导新 文化运动的第一人 李大钊:最早在中国自觉地传播 马克思主义,倡导马克思主义综 合创新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新文化 的第一人 2、代表人物 蔡元培:倡导北大教育改革与新文化运动并使二者熔为一炉/组织起中国文化新军的第一人 胡适:倡导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