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低海拔大城市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研究.pdf

海岸带低海拔大城市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0· 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异、生态一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 海岸带低海拔大城市气候生态环境 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 杨秋珍徐明 端义宏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 关键词:气候 海岸带低海拔大城市 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1 引 言 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到生物圈,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异的叠加作用,不仅改变了气候、空气质量, 也改变了碳氧平衡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干扰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与分布情况,甚至影响到人类自 身的生理和生活状态。上海正朝着世界现代化大都市迈进。而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其综合竞争力的重 要标志。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制定了环保规划,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整治工程,城 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作为滨江临海的低海拔大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2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受全球变化影响的气候生态环境问题 受全球变化联动影响,上海天气、气候特征较之以往有明显的不同。自上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 80年代开始,处在一个持续增暖的过程中。90年代以来温高雨多特征尤为明显,年平均气温比常年高 出1℃以上,年均气温与四季气温均创下了自1873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值。近十多年降水量比常年与 上世纪60~80年代明显增加,尤其在6~8月,暴雨的出现频次比前30年增加近一倍。强对流天气趋 于频繁。全球变暖引起的海水热膨胀与冰雪融化所致的海平面升高,在上海尤为显著,对岸带区经济 社会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2.2大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气候生态环境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面积扩大了4倍多,市区常住人口增加了74.7%。伴随城市扩张, 高层、超高层建筑造成的“水泥森林”与人工硬质路面增多,耕地面积快速减少。目前全市耕地仅为 衡、能量传输过程,引起城市带及周边各圈层间的物质交换及能量循环发生变化。而汽车、空调等的急 剧增加,加重了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城市活跃的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2.2.1城市的热岛、雨岛等效应 城市扩张、经济发展,人口高度集聚,城市活跃的人类活动增加了能源消耗,加大了温室气体与空 气污染物排放,导致城市的热岛、雨岛、混浊岛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热岛呈范围扩 大,强度增强趋势。夏季35℃以上天数从30年平均的9天上升到近10年来的17天左右。虽近年城 区绿化增大有所减缓热岛效应,但尚未根本扭转。2003、2004年夏季连续两年出现了有气象纪录以来 极为罕见的持续高温,导致能源供应吃紧,给供电、供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而城区NO。、SO。、CO、粉 尘等吸收长波辐射,与大气逆温层一起相互作用,汛期暴雨(雷暴雨)显著增多,其中位于下风方市区 东北部地区比其他地区要多1至5次。由于城区大范围人工地表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过程,使得遭遇 暴雨时城市排水问题更为严峻。2001年上海盛夏时节发生了55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造成3万多户企 海岸带低海拔大城市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 ·231· 业及家庭进水,仅保险理赔金额就达1亿元。另一方面则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加剧地面沉降及水质性 危害。大气污染物经雨水淋溶后,流入江海,污染水体、土壤,进人生态系统循环,引起其他生态环境危 害,是上海水质型缺水的一个原因。 2.2.2城市“大风岛”现象 上海的大风主要由台风与强对流天气引起,极值大风由台风产生。台风大风地区分布总体由海及 陆减弱。但由于台风大风风向多是北一东南风向,而浦江两岸大量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使黄浦江成为 东南西北向流体狭管,使得市中心增风效应明显,出现大风频数与极值风速增加的“风岛”现象。加剧 了上海中心城区的风灾。2004年罗马假日设施的倒塌、金茂跳伞事故的发生,特别7月12日的强风 造成8人死亡和数十人受伤,这都是城市复杂风环境效应的结果。目前对于与城市建设风环境有关的 “大风岛”现象,关注较少。 2.2.3对沿海及岛屿地区过度开发加大了生态不安全性 近20年来,通过对沿海与岛屿滩涂的围垦,上海新增土地面积在500km2左右,大部分已成为农 田、港口、在建工厂等。城市扩张对岸带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不容低估。以崇明岛为例,由于滩涂的 过度围垦,海水倒灌日趋严重,土地向盐渍化发展,水质的咸度期最高达100多天。近年来崇明东滩湿 地的围垦已深入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植被遭到人为干扰与破坏,对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