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游记》欣赏

《西游记》欣赏 第一节 《西游记》的思想欣赏 作为一部产生于封建社会后期的神魔小说,《西游记》深受传统文化思想和时代思潮的影响,内容相当复杂,创作主旨更是众说纷纭。总的看来,《西游记》在取经故事的外壳之中蕴涵着“明心见性”的哲理,在充满神异性、诙谐性的情节中注入了现实精神和理想新质。 一、从《西游记》的基本间架与整体结构来看,作品无疑宣扬了与释道相融合的心学,蕴含有修心炼性、以心说法的寓意。孙悟空无法无天的大闹天宫,实质上是表现人心的极度放纵;“心猿” 终归被压到五行山下,则表明放纵之心挣脱不出尘世之网,由此“放心”告终而“收心”开始;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征途,实际上是象征着“心猿”归正的历程。 二、从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的内蕴来看,作品又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肯定,显示出明代中叶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主要写悟空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在他身上具有冲决一切束缚与羁绊、藐视一切礼法和权威的叛逆精神,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人的觉醒的必然反映;从皈依佛门到取回真经,主要突出悟空降妖除魔的大智大勇,他的英勇无畏,百折不挠,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的英雄性格与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可贵精神,由此得到充分表现。 三、《西游记》既是一部诙谐幽默的“游戏之作”,又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作品只不过是借助佛、道提供的虚幻意象和它们虚构意象的思路,来驰骋作家超凡脱俗的奇思妙想,编织出取经的奇幻故事,以供读者消闲娱乐,因而作品表现出浓郁的诙谐性和趣味性;同时作品“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在一些细节场景乃至插科打诨中,作者信笔点染,旁敲侧击,无不切中事弊,因而作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深的时代烙印。 第二节 《西游记》的艺术欣赏 《西游记》作为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浪漫主义是它的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它把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一、在整体风格上,《西游记》洋溢着浓厚的幻想色彩,在古代长篇中构筑了一个变幻奇诡而又真实生动的神话世界。不论是光怪陆离的风物环境、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还是别具一格的神魔人物,无不充满瑰丽的想象,神奇的夸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在形象塑造上,《西游记》将人性、物性与神性有机地揉和在一起,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物性,是指神魔形象本体物的现实自然属性;神性,是指神魔形象所具有的超人的法术和本领;人性,是指神魔形象所寓托某种人的现实社会属性。其中人性是内在核心,据主导地位。正是三者的水乳交融,妙合无垠,塑造出了许多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神魔形象。 三、在艺术结构上,全书经纬分明,严谨完整。此书由大闹三界、取经缘起、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既是有机联系的艺术整体,又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部分也由各有起讫相对独立的若干小故事组成。其中大闹三界是序幕,取经缘起是过渡,西天取经是主体。全书以唐僧师徒取经为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把数十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可称为是“线性结构”。 四、在艺术格调上,《西游记》继承了寓庄于谐的优秀传统,“戏墨寓至理,幻笔抒奇思”,亦谐亦谑,寓嘲寓讽,轻松活泼,妙趣横生,使作品充满诙谐的兴味,产生出异常浓烈的喜剧性效果。作品或随意点染,涉笔成趣,或借题发挥,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饶有情趣,可谓嬉笑怒骂,皆成妙文。 第三节 《西游记》的作品欣赏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 此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主要叙述凶狠狡猾的白骨精,善于变化伪装,三次都使唐僧上当受骗,孙悟空却能屡屡识破其假象,充分发扬了勇于战斗、除恶务尽的精神,直到把他消灭。悟空虽保卫了唐僧,却反遭误解和责难,但他胸怀坦荡,深明大义,坚决打杀白骨精,也因此被逐回花果山。 2. 此段文字的艺术特点: (1)情节曲折多变,结构层层递推。此段主要写白骨精三变与孙悟空三打,中间又夹杂着猪八戒的三唆和唐僧的三逐,写来毫不雷同,摇曳多姿,使故事一波三折,奇趣横生,引人入胜,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发人深思。 (2)人物组合巧妙,形象对比鲜明。此段中唐僧师徒的组合合理,四人不同的思想性格相互碰撞,相互映衬,既构成了取经队伍内部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又构成了形象的比照。孙悟空的桀骜不驯,英勇顽强,唐僧的颟顸昏庸,是非不明,猪八戒的不顾大局,搬弄是非,沙僧的老实钝拙,无所作为,都在对比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3)人物塑造体现了人性和神性、奇异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点。这在孙悟空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会腾云驾雾,其火眼金睛能洞察妖魔,还能把妖精打得现出原形,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对妖精十分痛恨,对师父相当尊敬,以及对客观情况能做出科学判断,又都是合乎现实逻辑的人之常情,二者的有机统一,使他成为“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