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论文

《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论文 对武夷岩茶的SWOT分析 院 系 茶与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茶学文化经济方向班 姓 名游晓冰 学 号: 20094131046 指导教师侯大为 职 称讲师 完成日期年 12月 20 日 - 1 - 对武夷岩茶的SWOT分析 摘要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有“茶中之王”的美称。 但一直以来武夷岩茶在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不及同省的安溪“铁观音”。因 此本文通过对武夷岩茶进行全方位的SWOT分析希望对武夷山茶叶产业的发展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武夷岩茶SWOT分析 茶产业是武夷山市除了旅游业之外的支柱经济产业对武夷山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1]。本文采用目前国际国内都常用的“SWOT”战略分析方法对武夷茶的优势 (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加以综合评估与 分析得出结论明确武夷岩茶的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 调整和保障为制定可操作性的提高武夷茶市场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的战略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武夷岩茶 乌龙茶分为台湾乌龙、广东乌龙、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其中武夷岩茶是闽北乌 龙的主要茶类产在福建北部“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此地峰峦叠翠峡谷纵横九 溪回转其间有三坑两涧、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岩都生长着正岩茶树。有“大红袍”、 “铁罗汉”、“白鸡冠”、“水仙”、“肉桂”等几十个品种。 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 极品。武夷岩茶区平均海拔65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8摄氏度左 右日照时间较短常年雨量充沛云雾缭绕相对空气湿度较大土质为岩石风化后 的砂砾土壤呈弱酸性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宋元两个朝代武夷岩茶曾作为贡品极 盛一时至今元代的御茶园故址尤存。 武夷岩茶条索紧结乌褐油润经沸水冲泡后呈现“绿叶红镶边”的特质而且花 果香浓郁滋味甘醇即武夷岩茶特有的“岩韵”。清代梁章钜的《归田琐记》中更把 武夷岩茶的风韵归纳为“活、甘、清、香”四个字[2]。武夷岩茶“茶中之王”大红袍的 品质特征是条索扭曲、紧结、壮实色泽青褐油润带宝色香气馥郁有锐、浓清、 - 2 - 远之感滋味浓而醇厚、鲜滑回甘、岩韵明显杯底余香持久汤色深橙黄且清澈艳丽 叶底软亮、匀齐、红边鲜明。 2 武夷岩茶SWOT分析 2.1 武夷岩茶的优势 2.1.1 品质优异 武夷山独特的岩石、土壤、微量元素、水土条件和小气候造就了武夷岩茶超群的 品质。武夷山目前拥有正岩牌肉桂和正岩牌水仙两个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 岩茶。 2.1.2 历史悠久 据考证武夷山在公元2世纪就有茶叶并且留下了古今不少名人与武夷岩茶的故 事和传说茶艺活动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武夷山作为文化部认定的中国唯一“中 国茶文化艺术之乡”茶叶产业的发展无疑极具潜力。 2.1.3 资源丰富 武夷山茶叶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茶树品种多产区分布较广茶类品种多并拥有 “大红袍”、“肉桂”、“水仙”等一系列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名牌产品。 2.1.4 产地著名 武夷山市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这使武夷山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茶叶作为武夷山的主要旅游产品是游客购物的首选扩大了武夷山茶叶的市场和 客户群。此外大量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又成为武夷山茶叶品牌的宣传者让武夷山 茶叶的声名远播海内外[2]。 2.1.5 文化渲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先后举办了三届“国际无我茶会”、六届“武夷岩 茶节”、两届“武夷岩茶茶王赛”、首届“中国武夷山茶文化艺术节”、三届“海峡两岸 茶博会”等对宣传武夷岩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活动的举办对武夷山的茶叶产业的 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2 武夷岩茶的弱势 - 3 - 2.2..1 厂家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 全市0.63万吨的茶叶产量就分布在150多家大小厂家里加工且大多数是家庭作 坊严重阻碍了加工工艺的改进和标准化质量参差不齐。厂家多规模小不仅重复 建设严重不能发挥资源上的优势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且厂 家规模小适应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差[3]。 2.2.2 品牌意识薄弱 武夷岩茶资源丰富并具有很多的优势也有一些成名的品牌但其知名度以及市场 占有率却远远不如安溪“铁观音”这主要是因为品牌意识薄弱和营销手段的落后导 致品牌无形资产的潜力和品牌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4]。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