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ECG.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肌梗塞ECG

(三)“坏死性”改变 一般认为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所以心电图主要表现“异常Q波(坏死型Q波,病理性Q波)”,即Q波增宽(0.04s)、加深(同一导联1/4R波)。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与分期 心肌梗塞不同时期的演变 早期 急性期 近期 陈旧期 T波改变 对称高尖 倒置 倒置,加深 变浅,恢复,多直立 ST段 斜型抬高 斜型抬高 恢复基线 恢复基线 病理Q波 — + + + 当前心肌梗塞的分型 分5个类型,有时,有些患者可能同时或相继出现超过一种类型的心肌梗死,注意不包括由于冠脉旁路移植(搭桥)导致相关心肌的机械性损伤坏死…… 当前心肌梗塞的分型 ……也不包括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脏电复律、脓毒血症、心肌炎,浸润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坏死。 心肌梗塞 以往:——长期以来 1.临床症状;2.心电图改变; 3.心肌酶学(CK,CK-MB) 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现在——以心肌坏死标志物为基础 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 临床症状 影像学证据 心电图变化 任何一项 1.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左室前壁、下侧壁、 室间隔前2/3 2.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 左心室侧壁、膈面 3.右冠状动脉 ——右心室、下壁、室间隔后 1/3 定性: 病理性Q:时限大于0.04sec,振幅≥后继R1/4; >四导联,属大面积心梗。 特殊病例Q波: 萌芽r: r≤0.01mV,直上,直下(初可看作QS) 胎生r: QrS, q病理性Q波,局灶性心梗常见, 右心室肥厚也可出现 。 右胸导联出现q波,无论q多小,都具有病理意义。 非q性心梗比q性心梗还有意义 非穿壁性心梗比穿壁性心梗预后差 巨T倒置: 巨T倒置: 属于非穿壁,ST显著压低,巨T倒置 定位: 指示性改变与对应性改变 I、aVL、 V3~V5—III、aVF II、III、aVF—I、aVL、 V1~V3 V1~V2—II、III、aVF、V5、 V6 V3~V5—??? 定位诊断 据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病理性Q波 I、aVL—高侧壁 II、III、aVF—下壁 V1~V3—前间壁 V3~V5—局限前壁 V1~V6—广泛前壁 V5~V6—前侧壁 V7~V9—正后壁 V3R~V5R—右室 1.前间壁心梗:V1、V2 2.前壁心梗:V1、V2、V3、V4 3.前侧壁心梗:Ⅰ、aVL 4.下壁心梗:Ⅱ、Ⅲ、aVF 病理过程 心肌梗死的基本心电图形 (一)“缺血性”改变 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 缺血型改变—— T波的形态、振幅和方向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直立,升支和降支对称, 顶端变为尖耸的箭头状;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 (二)“损伤性”改变 1、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偏移。 2、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S-T段平直压低,外膜面心肌损伤时S-T段抬高,明显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 2. 损伤型改变——ST段的偏移 ① 超急期ST段抬高。 ② 损伤期“单向曲线”。 * 心肌梗死时QRS起始0.04秒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 * * * * 冠脉阻塞早期约在发病后十分钟到数小时,首先出现短暂的巨大高耸的T波;或ST段倾斜上升、变直常轻微向上拱起移行到直立T波的前肢——斜升ST段;由于ST段与T波前肢拱起,故又称为前拱ST-T波。有时ST段中等度升高伴凹面向上,此时可见R波峰与T波波峰呈双峰型。 * 数小时至数周 * 发病后3-6周。 * 数月内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或终于直立进入陈旧期。 * *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