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母系遗传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docVIP

一例母系遗传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母系遗传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一例母系遗传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林欢 谭洁(通讯作者)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护理部 330002)   【摘 要】基于罗杰斯的整体人学说,总结了1例母系遗传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主要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和压疮的预防,以及患者的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患者目前症状平稳,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临床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00-02   【Key words】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Clinical Nursing Care;Quality of Life   1994年Luft教授首先提出了线粒体医学的概念[1]。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 ME)是指因编码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基因异常,导致线粒体的结构或功能障碍,使细胞氧化呼吸链及能量代??障碍而引起的一组疾病[2],发病率大约为10-15/10万人[3]。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由线粒体DNA的遗传特点决定[4],然而同一突变在临床上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而且线粒体DNA还有母系遗传和有丝分裂隔离现象,因而其临床特点更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是按症状学分类法,可分为:①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②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与卒中样发作(MELAS);③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ERRF);④Kearne-Sayre综合征等,除了上述较为典型的临床综合征外,尚有大量的中间类型,各种临床综合征的症状相互重叠,出现了各种叠加综合征[5-7]。罗杰斯的整体人学说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强调关注人的整体性。2013年12月7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1例母系遗传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在加强整体护理下,患者目前各主要脏器功能正常,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2013年4月30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意识障碍,无发热,而后症状加重,出现肢体抽搐、意识障碍,持续约十几分钟后自行停止,在当地县医院初步处理后转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期间反复出现四肢抽搐,查脑电图提示弥漫性异常,颅脑MRI提示右侧颞枕叶异常信号,当时考虑病毒性脑膜脑炎,给予抗病毒、抗炎、脱水、抗癫痫等药物治疗,患者意识逐渐转清,好转后入我院神经内科,经激素、提高免疫力、抗炎、抗癫痫等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并于2013年8月2日出院。出院2个月后患者频繁出现面肌抽搐伴言语不清、流涎,再次来我院就诊,给予免疫球蛋白及甲强龙冲击治疗5天,甘露醇脱水,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于2013年11月13日因病情需要转入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进一步治疗。在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期间给予完善检查,抗感染、抗癫痫、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后病情较前有所改善,内环境稳定,于2013年12月7日转来我院继续治疗,后在局麻下行肌肉活检并行病理及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线粒体脑肌病,给予能量辅助治疗。患者目前意识呈模糊状态,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消瘦,各主要脏器功能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2 护理   2.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   患者因病情需要长期留置深静脉置管为静脉通路,因而做好深静脉置管护理尤为重要。主要护理措施:①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当患者出现高热、出汗,或穿刺点有出血、渗出时用无菌纱布覆盖。②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无菌纱布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如若纱布或敷料有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立即更换。③医护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④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再注射药物。如有血迹污染立即更换。⑤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肝素水进行常规冲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⑥每天对导管进行评估,当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时,及时拔除导管,按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2.2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感染途径是患者口咽部或胃内菌丛的寄生、繁殖并将细菌吸入到无菌的肺、胃肠道细菌转移和呼吸机管道寄居细菌的侵入[8]。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①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或操作前后要严格洗手,必要时戴手套和进行手消毒。②每周1~2次更换气道管道。保持集水瓶在呼吸环路的最低位,防止冷凝液倒流入肺,并定期排空集水瓶。③每天早晚两次用振动排痰仪帮助患者排痰,每次10-15分钟。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采用改良吸痰术[9]。吸痰管进入人工气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