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浅析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doc

【2017年整理】浅析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 摘要: 曹操,是罗贯中所著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被称为“奸绝”。此人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作者就通过许邵的口吻评论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通过一系列事实,既从处世、政治、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质。 关键词: 曹操 《三国演义》 奸雄 罗贯中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魏王曹操是其刻画的重要人物之一。曹操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豪县)人,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写道:“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接着又写了许邵对他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此可见,幼年的曹操就已表现了不凡的才能。二十岁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始入仕途。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董卓入朝作乱,豪强拥兵割据。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加入了反董大军,并在收编农民起义军中壮大自己,然后挟持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政治上的优势。于是在徐州灭吕布,官渡败袁绍,牢牢控制了北方。后来因用兵失当,在赤壁之站中为孙刘联军所败。 在三国鼎立的前提下,曹操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力图统一国家。建安十五年,曹操下令求贤,大宴铜雀台,收罗了一大批人才。他实施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广泛开展军屯民屯,这些都有利于安定民生和发展经济。在此基础上,向蜀汉和东吴步步紧逼。《三国演义》第五回,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联合孙权击败关羽。第二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还军洛阳。当月就病死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陈寿《三国志》高度评价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称其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是从其处世、政治、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 首先,我们看看曹操的“奸”表现在哪里。 在处世上草草奉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①的主张。此乃《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名言,也是曹操处世之道。吕伯奢乃曹嵩之结义兄弟,该算是曹操的叔父了,曹操行刺董卓未遂后出逃,一路被董卓追杀。后得到中牟县令陈宫的鼎力相助。陈宫以为曹操是“天下忠义之士”,于是收拾盘费,弃官跟随曹操。行了三日,到了成皋地方,投宿在吕伯奢家里。见是故人之子来到,吕伯奢自然喜出望外,赶紧去买酒,并让家人杀猪招待曹操一行。曹操是个多疑的人,此时又被董卓追杀,听到“缚而杀之,何如?”的话语,以为是要杀自己,便先下手为强,一连杀了屋中的八人。当搜到厨下捆绑一头猪时,才知是误杀,于是与陈宫匆匆逃走。可巧路遇沽酒而回的吕伯奢。曹操一不做二不休,趁其不备,又挥剑砍死了伯奢,陈宫大吃一惊,责怪曹操明知故犯是个不义之人。曹操却说出了他的处世格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语点破了这个千古“奸绝”的真面目。而对曹操这句话的最好注释的例子,是之后的“吾好梦中杀人”的诡语以及杀杨修等故事。《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这样写道:“曹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至此,不少人以为曹操真的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道其中的奥妙,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对杨修更加厌恶,继而起了杀心。到了后来,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之心愈发剧烈,终以“惑乱军心”之罪斩了杨修。这一则则故事,编织得天衣无缝,蕴意深刻,把曹操那副奸相刻画得入木三分。 政治上,曹操又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赚取政治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这是曹操“奸”的一个重大表现。 献帝被董卓劫持,后回到洛阳。但到洛阳后却发现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都是蒿草丛生。献帝进退两难。这时,曹操的谋士荀彧出了个主意:“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曹操非常高兴,按照其计策,将汉献帝接到许昌,“盖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军。”这样,汉献帝算是有了安身之地。但是,从此,大权都归属于曹操所有。朝廷大事,先禀曹操,然后封奏天子。有了汉献帝这块“挡箭牌”,曹操就用 “君命”大耍其阴谋。当时的刘备与吕布,都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想用“君命”将二人全杀尽。这回又是荀彧献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刘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后来曹操果用此计,只因张飞鲁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