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改善农村环保刻不容缓.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改善农村环保刻不容缓

改善农村环保刻不容缓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乡村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畜禽乱跑、污水乱排,白色垃圾增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农村环境面广、点多、污染源复杂,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城市工业及生活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群众健康与社会稳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刻不容缓。 一、农村环境的总体现状 一是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突出。村镇居住环境恶化,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明显。一些农家院内干净整洁,院外却垃圾乱堆、杂物乱放;农村小沟、小河、水塘污物淤积变黑发臭,水面漂浮物蔓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村镇住宅修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散乱,居住环境既不美观又不卫生。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场镇生活污水管网不完善,绝大部分场镇根本就没有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如老林、大庙等场镇未修建化粪池,小桥、骆市、双流、绿水、消水等中心场镇没有进行雨污分流,产生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外排入河;绝大部分场镇没有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随意倾倒、露天堆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医疗废物、废水处置不规范。我县生活垃圾数量巨大,按2008年末统计,全县有 万农村人口,按每人每天产生0.5公斤垃圾计算,每天共产生垃圾 万吨,每年合计将增加生活垃圾 万吨。其中,全县51个乡镇(朗池、城南除外)场镇居住人口约13.5万(此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统计数据),日产生垃圾约67.5吨。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低。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有的饮用水源水库和塘堰来水明显减少,农村河、库、塘水质下降;过量施用化肥,剩余化肥成分排入河塘,造成农村水体污染;肥水养鱼问题突出,一些作为饮用水源的水库、塘堰、河流因业主从事网箱或肥水养鱼造成水体水质逐年下降,小桥、灵鹫、带河等乡镇场镇因河道网箱养鱼、养鸭原因,饮用水源水质较差;场镇生活污水直排,垃圾乱倒污染饮用水源。全县乡镇场镇日产生的约1.69万吨 生活污水基本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向地表或河流。 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趋严重。养殖行业普遍存在污染治理能力弱、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及“重养殖、轻防治”等问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排泄物随养殖规模大幅增加,污染周边水体和大气环境。全县大小养殖场有300余家,但办了环评的仅7家。通旺养殖场选址不尽合理,场内雨污分流不畅、污染治理不彻底,废物综合利用工程不完善,对黄渡河及下游-渠江长期存在极大的潜在污染隐患;渌井旺龙种禽场污染问题多次被《南充日报》跟踪报道。据统计,2008年我县大牲畜年末存栏 万头,猪年末存栏 万头,羊年底存栏 万只,家禽 万只,猪、牛、羊及家禽粪便每年产生量在 吨左右,畜禽养殖行业废水COD排放量已接近全省工业废水COD排放量,养殖业已成为农村主要的污染源。 四是农药、化肥和白色污染比较突出。过度施用农药,破坏生态防护功能,增加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风险增大;滥用饲料添加剂,催生速生畜禽,不仅使肉类品质降低,而且使食用者、周围环境遭受激素物质的污染;农用塑料薄膜大幅增加,废弃或破损的农膜污染土壤、污染农村居住环境;秸秆焚烧污染大气、浪费资源;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据统计,2008年我县化肥施用折纯量为 万吨,农药使用总量为 万吨,农膜的用量为 万吨。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只有30%;农田使用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迁移,大气中的残留农药随降雨进入水体,污染地下水;土壤中残留的废膜不仅影响了土壤的物理性质、破坏了土壤结构、妨碍了作物扎根和对水肥的吸收,而且分解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又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 五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不恰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的破坏,造成生态功能的退化。过度垦荒、过度耕种导致土地有机质降低,水土流失,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森林蕴含量和品质降低。溪河污染严重,营山河、南北两河原有功能丧失,鱼虾等水生生物锐减甚至绝迹;生物链遭受破坏,对病虫害自然抵抗力减弱。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污染生态环境。 二、农村环境状况差的原因 一是认识不足,环保意识不够。长期以来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被排除在环境控制之处,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农村群众环保意识偏低,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处理垃圾极为随意,如双流、普岭等乡镇就近将垃圾倾倒在河里,如  法堂、绿水   等乡镇将垃圾倾弃在公路沿线。 各级各部门还未真正把环境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些乡镇政府和责任部门,在处理农村垃圾的问题上,未能意识到农村垃圾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局限于资金不足等原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