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doc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 医学信息2010年9月第23卷第9期MedicalInformationSep2010.Vo1.23No.9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 牛娜 (解放军第252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保定071000) 输液带来的静脉炎等问题是护理工作的难点,药 物的刺激性,毒性及输注速度是导致输液性静脉的重要 原因.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其中 男23例,女33例;年龄最大69岁,最/J~12岁;发病前均 有静脉输液或静脉注射史;临床表现为静脉注射部位附 近的血管出现疼痛,硬结和皮肤发红,灼热感. 1.2治疗方法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成糊状,均 匀地外敷在患处,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24h更换 1次,药物干燥后再滴白酒,保持患处湿润,用药至局 部疼痛消失,硬结变软为止. 1_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3d局部皮肤色泽正 常,血管硬结!疼痛消失.有效:治疗l周后局部皮肤 色泽正常,血管硬结,疼痛消失.好转:治疗l周局部 皮肤色泽正常,血管硬结,疼痛较前改善.无效:治疗 1周病情无变化. 2结果 本组56例中显效32例,有效13例,好转1l例,无效 oN,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3.1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疗法已成为大多数疾 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即使是技术最好的护士进行输 液操作,也不能避免输液并发症.当针头通过皮肤穿刺 而进入血管壁时已经损伤了组织引起血栓,也有因输液 引入各种异物的危险,异物通过血液进人机体可造成热 原反应,菌血症,血栓,肉芽肿,血小扳减少症,变态 反应等,严重者可造成死亡.输液或异物的引入还会造 成静脉炎,一般认为静脉内壁组织极端脆弱,轻微的机 械刺激及输入刺激性药液,部分会引起静脉炎.据统计 住院病人95%有静脉输液,而输液所带来的疼痛,静脉 炎,渗漏,坏死及血栓等问题是护理工作的难点,同时 也是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输液引起的静脉炎首先是穿 刺点局部感到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有发 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 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 身症状,其病理改变表现为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 应或(和)继发的血栓性改变. 3.2输液诱发静脉炎的因素有很多微粒污染,药 物性质,静脉穿刺部位,使用穿刺(套管)针的管径, 病人情况等. 3.2.1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主要是血管活性药物和 化疗药物.多数化疗药物均需由静脉给药,而化疗药物 由于刺激性强,无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 正常组织细胞具有一定损伤,影响细胞代谢及其功能. 其损伤程度与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及药物本身 的毒性作用有关. 3.2.2药物的输注速度溶液通过输液导管进入血管 腔,其流动特性遵从流体力学中层流的规律,根据层流 的原理溶液从输液导管进入血液后形成与血液平行且独 立分层的液流,当溶液流与血液的流速逐渐接近时,在 远离输液导管处,溶液与血液发生混合在此时溶液开始 接触血管内皮细胞,如果静脉内血液不能够进一步中和 输入的溶液(特别是在周围小静脉),则会对血管内皮 细胞细胞损伤. 3.2.3可致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检索相关文献,有 报道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主要有: (1)抗微生物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 丙沙星,诺氟沙星,盐酸洛美沙星,依诺沙星,青霉 素,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唑肟钠, 头孢唑林等. (2)心脑血管系统药物:葛根素注射液,脑复新 (盐酸毗硫醇),B一七叶皂苷钠,盐酸胺碘酮,心律 平,昂丹司琼,硝酸甘油,丹参注射液. (3)麻醉药及镇痛药:异丙酚,乙咪酯和硫喷妥 63 医学信息2010年9月第23卷第9期MedicalInformationSep2010Vol23No.9 钠,安定,度冷丁. (4)抗肿瘤药及辅助药:斑蝥酸钠,奥沙利铂, 异长春花碱(盖诺!长春瑞宾),阿霉素,氟尿嘧啶,西 艾克,顺铂,柔红霉素,卡铂,恩丹西酮. (5)高渗药:甘露醇,复方氨基酸,脂肪乳. (6)其他:华蟾素,苦参碱,阿托品,雷公藤内 酯醇,丁二烷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穿琥宁,氯化 钾,辅酶,双黄连. 3-3动物试验证明,输液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 伤发生在远离输液导管的穿刺处,有关临床研究也进一 步证明增加有刺激性溶液的输液速度可以降低发生输液 性静脉炎,短时问内快速冲击性给药可以减少头孢菌素 和其他抗生素(如万古霉素)造成输液性静脉炎.与此 不同,传统理论或国内的研究认为对于那些对静脉壁有 刺激性的药物,降低输液速度可以减少药物对输液静脉 的刺激作用尤其输注高浓度,大分子溶液如脂肪乳,氨 基酸等液体时,应减慢滴速,并给予足够的稀释,减慢 输液速度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但是有关输液速度的因 素尚缺乏对照试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