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与移动SNS.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S与移动SNS

7.2-SNS与移动SNS 网络SNS与移动SNS 付长冬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 社交网络-互联网应用的下一个重点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阶段,第一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第三社交,四尊重,第五自我实现。 首先是信息获取,解决我们看新闻,得到信息。 其次信息很多的时候,我们发现找不到信息,Google、百度等解决了信息搜索需求。 实际上我们解决的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我们每个网民每天为什么看新闻,为什么要去看看资讯?因为我们每天对资讯是有一种饥饿度,像我们每天需要吃饭喝水一样,也是解决了最基本的需求-Web1.0时代。 人人都有社交的需求,我们每天吃饱喝足要跟朋友打电话、见面面,吃饭聊天,这都是社交的需求,诸如校内网之类的社交网络解决了第三层的需求。 社区、尊重是Web2.0时代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社交网络的需求发展 SNS定义 SNS:Social Network System 简单的定义: 通过网络进行社会交往的系统。 再定义: 通过网络进行社会交往的系统。系统中可以衍生出多项有利于联络人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一对多也可以一对一。用户在其中收获的仅仅是联系而非传统的信息。 详细定义: 通过网络进行社会交往的系统。系统中可以衍生出多项有利于联络人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一对多也可以一对一。用户在其中收获的仅仅是联系而非传统的信息。这些联系在以往的网络中实际已经存在且已成信息化关系。信息化关系可通过页面和操作呈现出来。这种页面多呈现从Web1.0到Web2.0的进步。 SNS的进一步定义 SNS的非典型定义 CMS:官方报道,网站基本功能,解决人群每天基本的资讯需求。 BBS:小道消息 ,官方报道补充,解决人群猎奇的需求。 BLOG:圈内自发消息,圈子的核心人员,发表一些看法场所。 SNS:关注圈子,关注人群。互动。解决人群的高级需要,如果你关心圈内人事,或者是想关心深入的事情,就需要在SNS泡。 SNS是一个网站高级的服务,SNS带来的超级黏性,可以把一批用户牢牢黏在网站上,同时为网站大量带来了网站的生命线——流量。 非圈内人-垃圾 圈内人-信息 SNS的关注点: 关键人的活跃度 idea对于sns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开放 SNS的核心是群体 SNS分类与标准 国内的SNS分为泛SNS、线索型SNS和主题型SNS三大类。 泛SNS包括51.com、360圈等。 线索型SNS实际是“关系”型SNS,典型代表就是校内、海内、同楼等。 主题型SNS典型代表如宝宝树(育婴)、佳缘、百合(婚恋)等。 对SNS来说,MySpace、Facebook层面的争斗,只不过是产品层面之争。真正的战斗将发生在标准层面 微软的Windows Live Contact API,重点-规模优势 Google的OpenSocail、Friend Connect-该服务可以使任何网站特别是非社交网络站点具备社交功能。Friend Connect旨在帮助“长尾”站点提供社交功能。抓非社交网络的SNS功能,是一种反弹琵琶的做法,属于长尾战略。 圈子、EMBA与SNS 圈子是什么?是一些彼此熟悉的人。兄弟的兄弟是兄弟,朋友的朋友是朋友;这样的信任成本很低,所以就出现了垄断某个领域的圈子。他可以是同学会,可以是校友会,可以是一个社团或者高尔夫俱乐部。 在一个圈子里,代表着你会以很低的信任成本获得机会;进入另一个圈子,代表你选择的机会边的更多。加入某个圈子,并进入另一个圈子,很重要; EMBA,那么多已经很优秀的人要花大价钱上EMBA,无非是想进入其他圈子; SNS,网络上的圈子 互联网的DoNews,也想从公众社区变成一个圈子,5GSNS.com,IT高级人士的圈子。 Facebook-脸谱 Facebook的核心竞争力 主体间性的视角-产品 Myspace的视角是我,在myspace的结构中,profile页面(个人空间)是用户的中心,登录后首页是profile的后台。 用户活动从profile为起点,然后browse漫游,最后回到自己或他人的profile。总之,myspace的关键词是“profile”; Facebook的视角是Feed,Facebook的feed不是自己的(虽然也有自己的),而是朋友的。 从主体性的“我”,转移到了“主体间性”的“朋友关系”,就是facebook架构上优于myspace之处。 主体性是现代性,主体间性是后现代性。互联网是后现代性的,Facebook模式相比myspace模式,更“适配”于互联网。 能够设计出Poke应用的网感-运营 SNS类型网站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所谓动态,就是产品和运营策略不断互相调适,磨合。说到底,是整个团队的“网感”和“执行力”的结合 Poke一下,“踩一下” –网感 一个是产品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