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炼.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山东地炼

山东地炼纪佳华######################################################################至2009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4.77亿吨,居世界第二,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巨头凭借27%的炼厂数量却占据了全国76%的能力,一方面是因为两巨头旗下炼厂加工能力强(中石化的20家炼厂中,有8家达到千万吨的年加工能力,分别是燕山石化、齐鲁石化、高桥石化、金陵石化、茂名石化、镇海石化,广州石化和青岛石化;中石油的16家炼厂中,也有8家达到千万吨的年加工能力,分别是抚顺石化、辽阳石化、兰州石化、广西石化、大连石化、四川石化、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和华北石化),另一方面,两巨头手握稳定的原油资源,确保旗下炼厂长期保持80%以上的平均开工率。与地方炼油企业相比,两集团的炼厂加工能力在全国的炼厂有绝对的优势,除了在山东。中石化在山东有三家炼厂,分别是齐鲁、大连和青岛石化,总加工能力约为2500万吨,中石油在山东则无嫡系炼厂。目前山东地炼的原油加工能力已超过5000万吨/年,占据全国地炼近60%的份额。山东地炼拥有催裂化能力1731万吨/年,沥青能力800万吨/年,焦化能力1600万吨/年,加氢装置能力1300万吨/年,气体分离310万吨/年。不少地炼企业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经历过改制,在央企和国家不利政策的夹缝中求生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形成特有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地炼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海化、弘润、昌邑石化等利用船运业务降低运输成本;金诚石化操作灵活,对客户优惠幅度较大;东明石化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争取豫北、皖北、鲁西南、苏北以及河北部分客户;恒源、垦利、利津、海科等则截留大部分河北和东北的客户。山东地炼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以拥有胜利油田的东营市,和以其为中心的鲁北地区(东营、潍坊和滨州),仅东营一市就拥有全省30%的地炼企业和38%的原油加工能力。如下图所示。###############################################################################经营面临困难由于后天不足(主要由于国家政策),地炼在经营上要比两巨头旗下的炼厂面对更多的难题:油源:国家对于原有进口资质有严格的限制,地炼企业一般不具有这种资质。这种限制政策从宏观上来讲,是很正确很有必要的,如果国家早几年对铁矿石也采取相同的政策,可能就不会在谈判中处于如此被动的局面。而对地炼来讲,这项政策给企业的原料渠道带来极大的障碍,国家给予地炼每年的原油配额仅能满足全部需求的20%,地炼的09年年均开工率不足40%,还不到两巨头炼厂的一半。目前地炼主要油源来自两个方面:(1)加工燃料油。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地区09年进口各地燃料油约1200万吨。其中俄罗斯的M-100因其轻油出油率高而备受青睐。但这毕竟是原油经常减压后的渣油,出油率相比原油有至少有15%的差距,且原料成本高昂,税负沉重。因此山东地炼选择燃料油作为生产原料实为无奈之举,燃料油在山东已成“刚需”,这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炼厂并不多见。(2)原油。把地炼获得原油的途径分为两类——白和灰。白色途径,分为三部分,一是前面提到的仅能满足20%需求的国家配额原油,二是来自新疆塔里木和辽河等低效油田出产的稠油,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炼厂都不愿意加工这种对设备容易腐蚀的油品,山东地炼通过技术革新,克服这一难题。还有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地炼的代加工业务。灰色途径,是一些“石油掮客”为山东地炼企业的原料需求提供了灰色渠道。他们神通广大,能将原油以燃料油形式进口,也能利用国内三大石油集团公司的配额和排产计划进口国外原油或直接购买国家的储量原油。通过以“委托代加工”的名义或开“燃料油票”的方法,某些原油销售商将原油外售到没有原油准炼证的地方炼厂或中间流通环节。至于进口原油,则主要来源于国内具有原油进口资质的公司,再通过国内流通板块辗转进入地方炼厂手中。通过灰色途径获得原油确切数量无法统计,不管是哪种途径,都只能暂时化解地炼在原料获取上的困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燃油消费税:前面提到山东地炼无奈下将燃料油作为炼油原料,09年我国正式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形式实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其中,燃料油也被纳入征税范围,其消费税税率从每升0.1元大幅提高到每升0.8元。据此计算,方案实施后,意味着每吨燃料油消费税为811.6元,较未调整前的每吨101.45元/吨,猛增了710.15元/吨。消费税猛增使得提炼燃料油的利润被大幅度挤压,以每吨燃料油征收消费税812元计算,加上增值税,地炼总共增加了950元/吨的成本。因这部分成本不能完全抵扣,企业被迫承担了200元/吨以上的额外成本。造成这一幕的主因在于燃料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