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中考试卷汇编之四燃烧.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年中考试卷汇编之四:燃烧 燃料 [08湖北黄石][08山东青岛]6.从安全角度考虑,允许旅客带上客车的物质是 A浓硫酸 B食盐 C汽油 D白磷 [08山东]2.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08重庆]9.2008年6月中旬,奥运圣火在重庆境内传递,以表达重庆市民迎奥运的热烈心情。火炬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有足够的氧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④使用铝合金作外壳( )A.B.C.①③④ D.①②④ [08重庆]10.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08江苏徐州]19.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08湖北宜昌]15.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其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上发现蓝色火焰。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 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C.CO中毒。解释:CO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08]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火要虚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08山东泰安]7.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08江苏盐城]13.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 3N2+4H2O+2CO2。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08四川乐山]28.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将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5O2+X 3CO2+4H2O。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3H7OH B.CH4 C.C2H6 D.C3H8 [08山东青岛]11.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A 1 B 2 C 3 D 4 [08广东汕头]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08]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08江苏南通]20. 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08海南]35. 1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等于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无法确定 [08山东潍坊]19. 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