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的“料”与有“料”的思想——高考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ppt

有思想的“料”与有“料”的思想——高考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思想的“料”与有“料”的思想——高考作文材料的积累和运用

楚霸王项羽,虽有文韬武略,但他不过江东之举,让后人实所惋惜,而于其身,也难成就真正的霸业,到头来落得个武夫的名号。 这段话本身就有弄整齐语言的条件,如果我们在写作中有将语言打磨整齐的意识和敏感,那我们就可以处理了。“虽有文韬武略”后可以接一二对句,使之齐整,如“虽有豪杰气魄,虽有英雄胸襟”,也可将“文韬武略“分而表达,如“虽有似海文韬,虽有如江的武略”。“让后人实所惋惜”后前也可接一二对句,使之齐整,如“让江东父老嗟叹,让一条乌江长咽悲鸣”,在后还可接一二对句,如“让历史为之扼腕,让时间为之太息”。 有了意识,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对句的话题或思维角度。对句的话题或思维角度应自出句而来,思考一下出句所包含的话题或思维角度。“文韬武略”句,一看就知,本身就包含‘‘文”“武”两个角度,故可分而说之,另外,‘‘文韬武略”是以项羽为话题,大体而言,这一句说了项羽一面——能耐,除此之外,项羽当然还有很多可说,如气魄、胸襟、胆识、仁义等。“让后人实所惋惜”句也如此,角度是“后人”的感受,除此之外,项羽乌江自刎还留给许多人或物感受,如江东父老、意欲渡他的艄公,甚至虞姬之魂、八千江东子弟之魂、滔滔乌江水等,只需将其泛灵,“人格化”即可。你看,如此宕开思路,哪有写不出整齐语言的道理呢? 【原稿】 严子陵是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当了皇帝之后,想请严子陵辅助自己,但严子陵不愿为官。刘秀四处寻找,最后在齐国找到了他。但严子陵不顾光武帝低声下气的恳求,坚持不肯为官,又回到富春江边,继续垂钓耕田。 【修改稿】 江南文人的一大偶像严子陵是东汉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对他的才学人品佩服得五体投地。刘秀做了皇帝之后派人四处打探他的下落,后来终于在富春江畔的茅屋里找到了他。然而高官厚禄丝毫没有动摇严子陵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他把脚搭在光武帝的肚皮上与他同枕共眠了一晚之后,便匆匆返回富春江畔做与世无争的隐士去了。这是一位高尚的真正热爱山水的人,对世间浮华一无所羡,他像云中之龙一样出没于秀山明水间,使我们只能一鳞半爪地部分了解到他的生活。我们只知道他如同屈原笔下的那位渔父一样长期耕田行吟于美丽温情的富春江畔,最终无疾而终。后来,他的墓前留下了苏州一位名臣范仲淹的著名吊联——“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材料表现部分的观点重心是“赞美淡泊名利的隐士情怀”,通过修饰语、细节刻画、合理想象来强化渲染;结果部分通过与屈原类比、引用论证合理升华来强化渲染。 试一试: 【原稿】 勾践没有怕,于是他完成了自己灭吴的大业;文天祥没有怕,于是他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篇;布鲁诺没有怕,于是人们知道了“太阳中心说”……他们是勇敢的,因此他们是成功的。 【修改稿】 勾践没有怕,于是他完成了自己灭吴的大业;文天祥没有怕,于是他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篇;布鲁诺没有怕,于是人们知道了“太阳中心说”……他们是勇敢的,因此他们是成功的。这,其实也是人类史上的大幸。如果没有这些无畏的先行者、人类的脊梁支撑在历史里,人类的历史不知要暗淡多少!文化的鲜活之气将减淡多少!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色,不就是那些无畏的巨石大礁演绎的吗? 2.强化渲染材料细节 当一则素材过于短小、单薄时,它就不宜直接运用到文章中去,无法充分说理。这时,就需要对素材进行扩展,或增加细节,或增加内涵,总之,务必使它丰满起来,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了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但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去世后,他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1849年10月,38岁的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肖邦的遗嘱,朋友们将他保存了18年的那杯泥土,撒在他的棺木上。他一生思念祖国,现在,死了也嗅着祖国泥土的芬芳而去。遵照肖邦的遗嘱,朋友们又将他的心脏装在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波兰,赤子之心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占领波兰。盛有肖邦心脏的匣子一直被珍藏起来,没有遭到破坏。肖邦的心已成为爱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7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