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南-邓明昱等.pdf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南-邓明昱等.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南-邓明昱等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5 卷(年刊)总第14期 IJCPA, 2008, Vol. 5 ( Annual) Serial No.14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南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南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南 邓明昱(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王友平(美国、加州仁爱医科大学教授) 李建明(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学系教授) (根据台湾大学921 灾后心理复健小组的资料综合整理) 在地震灾害的救灾任务陆续告一段落之际,漫长的灾后心理社会康复的工作更是重建家园过程中不 可忽视的一环。位居教育岗位第一线的教师,在这次灾害中,或许是直接受害者,或许是间接受害者, 但当你回到校园,面对过度惊吓的学生该如何处置,你又该如何提升自我的心理能力,以增进自身的辅 导效能呢? 在这份关于大地震灾后心理辅导的教师指南中,将说明灾民心理现象、心理辅导的原则、团体辅导 及个别辅导的简单技巧、在地震事件中对学校师生可能造成的创伤压力(应激反应)甚至导致的心理困 扰现象和心理障碍。 我们特别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简称 C.I.S.M. )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团体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理进行 重建。 经验是我们的导师。经过大地震后,我们看到民间社会力量的多元聚合作用。希望这个指南册子可 以发挥“自助助人”的功能,将地震伤害的冲击程度影响层面减缓到最低点。也希望这个指南对学校师 生在重建家园的心理康复工作上有所帮助。 第一节 灾后的身心反应 在地震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 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一、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 遭遇大地震如此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 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 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一)情绪反应 1、害怕——‧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 ‧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2 、无助感——‧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13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5 卷(年刊)总第14期 IJCPA, 2008, Vol. 5 ( Annual) Serial No.14 3、悲伤、罪恶感——‧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 ‧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 ‧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4 、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 ‧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5、重复回忆——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6、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7、希望——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二)身体症状 ‧疲倦 ‧发抖或抽筋 ‧失眠 ‧呼吸困难 ‧作恶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qianqxf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