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专题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专题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9 ) 陈东梁 2010年7月 都市的繁华 商业的繁荣 森林资料被熊熊大火所吞噬 硝酸铵事故 隧道火灾事故 可燃气爆炸、火灾的严重后果 锂离子电池存在的安全问题 煤矿--矿难频发 2005年8月8日,智利南部沿海城镇莱布附近的维多利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人死亡和数十人受伤。 2006年1月2日,美国东部西弗吉尼亚州一煤矿发生爆炸,致使生还13名矿工被困井下,12人死亡。 2006年2月19日,墨西哥科阿韦拉州圣胡安萨比纳市发生爆炸事故,65名矿工全遇难。 2006年09月22日,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列宁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3人死亡。  2006年11月21日,波兰南部西里西亚省哈伦姆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3人遇难。 煤矿--矿难频发 汶川大地震、山西泥石流灾难、煤矿瓦斯爆炸、有毒气体泄漏 ……… 胡锦涛在2006/03/28的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对安全现状的思考 安全状况是如此的严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和诉求将不断提高; 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安全工作。我国的安全工作总体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这也正式我们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智慧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机会。 安全学科的发展、安全技术的提升、安全知识的普及,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第二部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第一部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1.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分类及评价单元划分 1.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6大类37小类危险、危害因素。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其他6大类。 (二)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三)按职业健康分类:七类 1.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有害因素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调查、分析、统计)和职工安全教育的口径基本一致,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 1.3按职业健康分类:七类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划分为: 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声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其他危害因素等7大类。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法(参考先例、借鉴以往经验辨识): 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法规标准,凭借人员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分析; 类比方法:利用相似或相同系统的经验和相关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采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辨识,用于新开发和复杂系统。 3.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要求:八个方面全面有序识别,顺序是: (一)厂址:地质、气象、环境、交通、消防条件等; (二)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和安全间距、朝向、风向、动力设施和储运设施布局等; (三)道路及运输:运输、装卸、人流、物流等; (四)建构筑物:耐火等级、疏散、防火间距等; 3.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五)工艺过程: 项目设计阶段考虑危险消除和降低设计、预防和隔离措施、安全标志、连锁装置等; 现状评价针对行业专业特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作业规程等进行分析; 查阅相关资料,辨识典型的工艺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 (六)生产设备装置:工艺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等; (七)作业环境: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粉尘等; (八)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应急救援、日常安全管理等; The end 谢谢大家 第3类: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第4类: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