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与植物营养第四讲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土壤学与植物营养第四讲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学与植物营养第四讲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我国城郊蔬菜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mg/kg) (2)磷的吸持作用 定义:土壤液相中的磷酸或磷酸根离子被土壤固相所吸持的现象 分类 一般地: P土液 P土粒 结果:磷肥的有效性降低 吸持作用 解吸作用 吸附 吸收 非专性吸附:静电引力,结合力弱——易解吸 专性吸附:库伦力+化学力——解吸少 :渗入固相内部——难解吸 3. 施用方法 可作基肥、种肥、追肥(包括根外追肥),适合各类土壤和作物,尤其适合微酸性和中性土壤、缺Ca和S土壤、喜钙作物(如大豆、花生)、喜硫作物(马铃薯和十字花科)等。 施用原则: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与作物根系的接触面积 施用方法: A、集中施用:沟施、穴施、蘸根 B、有机肥混合施用: 有机肥可以防治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同时可与磷酸形成螯合物,减少化学沉淀作用。 C、制成颗粒肥: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肥效 D、根外追肥:不同作物的浓度不同 E、旱中水轻,充分利用后效。 F、以基肥为主,配合种肥和追肥。 (二)重过磷酸钙 (重钙) 1. 成分:含P2O5 40%~50% 一水磷酸一钙为主, 含4~8%游离磷酸 2. 性质:① 深灰色颗粒或粉末状 ②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③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 ④ 吸湿性和腐蚀性较强 ⑤ 不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 3. 施用:与过磷酸钙相同,但用量应减少 对喜硫作物,肥效不如等磷量的过磷酸钙 重钙 第二类:枸溶性肥料 特点:能溶于2%的柠檬酸或中性柠檬酸铵溶液的磷肥,肥效较水溶性磷肥慢。 (一)钙镁磷肥 1. 成分与性质 成分:无定形磷酸钙[Ca3(PO4)2],含P2O514%~18% 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等 性质: ① 灰绿色或灰棕色粉末(90%过0.177mm筛) ② 溶于2%柠檬酸溶液 ③ 呈碱性反应(化学碱性,pH8.0~8.5) ④ 吸湿性小,无腐蚀性 2. 在土壤中的转化 (1) 溶解(主要受介质pH值影响) ① 酸性土:在土壤酸的作用下逐步溶解 Ca3(PO4)2 CaHPO4 Ca (H2PO4)2 可中和部分酸,调节了土壤反应,提高了磷素的有效性 ② 中性或石灰性土壤:在微生物和作物根分泌的酸的作用下逐步溶解 Ca3(PO4)2 Ca (H2PO4)2 溶解释放磷酸的速度较缓慢,肥效较长 施用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溶解固定 H+ H+ 微生物和作物根分泌的酸 (2) 固定(与过磷酸钙相同) 3. 施用方法 (1) 土壤性质 ①红壤、黄壤等酸性土壤最适宜 ②有效磷含量低的非酸性土 (2) 作物种类:吸磷能力强的作物效果较好,如油菜、 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 (3) 粒径大小:规格要求90%过0.177mm的筛(80目) (4) 施用技术 ①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 ②与有机肥料堆沤后施用,可提高肥效 ③与水溶性磷肥、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 冷浸田,贫瘠土壤效果良好 (二)其它枸溶性磷肥 钢渣磷肥 脱氟磷肥 沉淀磷酸钙 偏磷酸钙 沉淀 磷酸钙 脱氟磷肥 偏磷酸钙 碱熔磷肥 第三类:难溶性磷肥 特点:所含磷酸盐不溶于水,只溶于强酸,肥效迟缓而稳长,属迟效性磷肥 (一)磷矿粉 1. 成分与性质 成分:主要是氟磷灰石[Ca10 (PO4) 6·F2] 性质:灰黄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粉末; 难溶于水; 呈化学中性 磷矿粉 2. 磷矿粉的施用 方法:宜作基肥 用量:750~1 500kg/hm2 (50~100公斤/亩) 措施:与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混施 与过磷酸钙配施与有机肥料共用堆腐 后效:肥效持久,连施4~5年后,可暂停 施用,待2~3年后再施用 我国:南方的红壤、黄壤以及沿海的咸酸田(酸性硫酸盐土)等酸性土壤,适宜直接施用。 各种作物对磷矿粉的相对肥效 施 肥 反 应 代 表 作 物 平均相对肥效(%) 极 显 著 油菜、萝卜、荞麦 80 苕子、豌豆 70~80 显 著 大豆、饭豆、紫云英 70 花生、猪尿豆、田菁 60~70 胡枝子 50~70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