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实 施 方 案 前 言 某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某市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雨量671.1毫米。建国60多年来,某市山洪灾害一直未间断发生,特别是近年来某市山丘区因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问题日益突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严重影响山丘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为了保障某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6年10月国务院以国函[2006]116号文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气象局等部门组织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3个县开展山洪灾害防治试点。按照国务院的有关批复精神和省政府有关加强暴雨山洪灾害防御的要求,我省制定了《山东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明确某市为山东省2011年实施防治区,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通知精神和《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根据《山东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某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 本方案共建设5个自动监测站、50个简易监测站,共享水文、水利等部门14个已建自动监测站,新建6要素自动气象站3个,购置移动气象站一套。在划定的434km2山洪灾害危险区中,自动雨量站布设平均密度达到约34km2/站,其中一级危险区自动雨量站密度约28 km2/站,其余838.1 km2某南部安全区,某市平均站网密度为65.1km2/站;架构集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由100个无线预警接收站组成的从预警平台到重点防治区域的报警体系,建立224个人工预警站的群测群防预警机制与组织体系。某市山洪灾害防治区16个重点小流域面积997.2km2,人口20.34万,分别占全县国土面积和人口的69.6%和19.7%。工程总投资560.2万元。 目 录 1基本情况 3 1.1自然地理 3 1.2 社会经济 3 1.3河流水系 3 1.4地质构造 4 1.5水文气象 4 1.6历史重大山洪灾害 4 1.7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6 2.编制缘由和依据 8 2.1编制缘由 8 2.2编制依据 9 3.建设目标任务 11 3.1建设目标 11 3.2建设任务 11 4现状调查与评估 13 4.1山洪灾害普查 13 4.2 普查内容 13 4.2.1小流域列表及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人口分布情况 13 山洪 15 山区塘坝、水库漫堤、溃坝灾害 17 泥(渣)石流 18 4.3评估及危险区划定 18 5预警指标 22 5.1雨量预警指标 22 5.2 预警水位指标 24 6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25 6.1 水雨情监测 25 6.2监测预警平台 42 6.3预警系统 56 7责任制组织体系 69 7.1 组织指挥机构 69 7.2分工与职责 70 8预案编制 73 8.1预案编制原则 73 8.2预案编制内容 73 8.3某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 74 9宣传培训演练 75 9.1宣传 75 9.2培训 76 9.3演练 77 11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89 11.2 运行管理 91 12附表 94 13 附图 107 1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 某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位于东经120°09′~120°38′,北纬37°05′~37°33′之间。东西宽28公里,南北长51公里,总面积1433.18平方公里。辖区西北是渤海,海岸线长13.5公里,北为龙口市,东靠栖霞市,南邻莱西、莱阳市,西接莱洲市。全市辖14个镇(街道、区)724个行政村,57.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43万人。 某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地带,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地势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偏高,东北部的罗山山脉高为群首,主峰海拔759米。某市经济实力雄厚 2011年,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排名第位某依据本地优势,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分别增长%和%。境内11个流域160,多为源短流急的时令河,分为渤海水系和黄海水系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51条某市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5℃,多年平均径流深162.5mm。流域气温变化为-18.5~39.8℃,年平均降雨量671.1毫米,蒸发量1200mm。 1951年7月,全县普降大雨,倒塌房屋1973间,死亡17人,水冲沙压耕地31000亩。 1953年8月,全县普降暴雨,大沽河流域尤为大,洪水猛涨,平地水深三米,河堤溃决,冲毁淹没农田9万亩,倒塌房屋10148间,死亡27人。 1955年7月,全县普降暴雨,雨量达226毫米,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