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课件:目录·能力提升.ppt

2013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课件:目录·能力提升.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课件:目录·能力提升

? 类型二 表格数据式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生理盐水 样品的质量 加入硝酸银 溶液的质量 过滤后 剩余溶液的质量 130 g 40 g 167.13 g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2.87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20 30 40 5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x 3.52 3.52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2.64  [答案] 80%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 类型三 图像坐标分析式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图Z6-1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19.2 g ? 类型四 标签信息式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图Z6-2 (1)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质量为________g。 400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图Z6-3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答案]不符合 2.2 g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 类型五 实验中的综合计算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图Z6-4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97% 42.7% 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 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专题四┃ 框图推断题 专题四┃ 框图推断题 图Z4-5 专题四┃ 框图推断题 二氧化碳(或CO2) 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或排除碳酸钠对检验氢氧化钠的干扰) 三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专题五 实验探究 专题五 实验探究 专题五┃ 实验探究 ? 类型一 物质性质的直接考查 专题五┃ 实验探究 稀盐酸或稀硫酸 专题五┃ 实验探究 (白色)沉淀 专题五┃ 实验探究 部分 氢氧化钠(或NaOH) CO2+2NaOH===Na2CO3+H2O 专题五┃ 实验探究   浓盐酸(或浓硫酸、或澄清石灰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不可行 专题五┃ 实验探究 ? 类型二 实验创新改进 专题五┃ 实验探究 图Z5-1 专题五┃ 实验探究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专题五┃ 实验探究 排出B中的空气  关闭K2,打开K1,气体明显鼓起。 关闭K1,打开K2,一段时间后气球慢慢变瘪 专题五┃ 实验探究 ? 类型三 科学方法的考查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石块大小不同(或石块质量不同、盐酸 质量不同)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不同地点 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 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 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压强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 类型四 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考查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浇水等 铜 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有红色物质析出 Mg+CuSO4===MgSO4+Cu 或 2Al+3CuSO4===Al2(SO4)3+3Cu 镁、铝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都有红色固体析出 取少量打火石打磨后加入氯化铝溶液, 如有固体析出,则是镁,反之则是铝 专题五 ┃ 实验探究 专题六 ┃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 类型一 直观文字叙述式 专题六┃ 计算专题 4.4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156 48∶5∶80∶23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六┃ 计算专题 专题三┃ 创新小实验 ? 类型一 基本实验操作考查 专题三┃ 创新小实验 图Z3-1 专题三 ┃ 创新小实验 100 mL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了(或量水时仰视读数) ④①③⑤②(或③④①⑤②) 氢氧化钠溶液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或防止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专题三┃ 创新小实验 专题三┃ 创新小实验 图Z3-2 专题三┃ 创新小实验 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固体 防止高温生成的熔融物溅落,将集气瓶炸裂 红磷不足量(或未冷却至室温即打开弹簧夹或装置漏气 等合理答案即可) 偏大 ? 类型二 物质组成的测定方法 专题三┃ 创新小实验 图Z3-3 专题三┃ 创新小实验 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 氢元素和氧元素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专题三 ┃ 创新小实验 ? 类型三 气体的制取 专题三 ┃ 创新小实验 图Z3-4 专题三 ┃ 创新小实验 a  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且溶液变红 B 专题三 ┃ 创新小实验 ? 类型四 物质性质 专题三 ┃ 创新小实验 图Z3-5 专题三 ┃ 创新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