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AES法测定纳米银在非洲菊切花中的时空分布.PDF

ICP—AES法测定纳米银在非洲菊切花中的时空分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P—AES法测定纳米银在非洲菊切花中的时空分布

第31卷,第8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V01.31,No.8,pp2253—2255 2 01 and 1年8月 SpectroscopySpectralAnalysis August,2011 ICP—AES法测定纳米银在非洲菊切花中的时空分布 吕培涛1,黄新敏1,陆益民2,刘季平1’3,张昭其3,何生根h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z.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3.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_AEs)法测定了纳米银在非洲菊(Gerberahybrida帆Cross— fire)切花体内的分布与变化特点。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4%~2.8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93.33%~106.67%。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度高,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结果还表明,经5 h后再瓶插于蒸馏水的非洲菊切花,其茎末端、茎上端和花瓣均有Ag分布,分布 rng·L-1纳米银预处理24 规律为茎末端茎上端花瓣,显示纳米银可经由花茎基部切口进入非洲菊切花体内并可迁移至各个部位, 但主要集中在茎基部下端并发挥持续有效的抗菌作用,进而产生良好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对纳米银的测 定及其在鲜切花保鲜上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ICP-AES;非洲菊;切花;纳米银;时空分布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0657.3;$681.9 与应用还非常有限[3’1纠引。作者等[12]研究证实,非洲菊切花 h后再瓶插于蒸馏水中,可显 引 言 用5mg·L-1纳米银预处理24 著延长其瓶插观赏寿命和改善其观赏品质。掌握纳米银在切 鲜切花是花卉市场的主导产品,在发达国家鲜切花的消 花体内的时空特点,对揭示其作用机制和科学应用具有重要 费量约占花卉总消费量的60%,我国鲜切花的消费量也在逐 的意义。为此,本论文在前文[12j的基础上,利用电感藕合等 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就纳米银在非洲菊切花 年迅速提高u’2]。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Bolus)是世界五 大切花之一,因其花大色美、花枝挺拔,倍受消费者青昧。 体内的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纳米银的测定 然而,非洲菊切花在采收后的观赏期间易出现花头下垂、花 及其在鲜切花保鲜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茎弯折、花瓣萎焉等症状,主要缘于微牛物大量滋牛并聚集 于花枝茎基部下端切口造成堵塞使花枝导管水分吸收受阻, 1实验部分 最终导致花枝体内水分失衡而失去固有的形态和观赏价 值‘引]。 1.1材料、试剂与仪器 CV.Cmssfire)切花购于广州岭 非洲菊(Gerberahybrida 纳米银(nano-silvler)是将粒径加工到纳米级的特殊形态 金属银,因其颗粒微小,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理化 南花卉市场,选用发育状况基本一致、健壮无病虫害的花枝 性质,而日益成为一类具有强大抑菌、杀菌作用及抗菌活性 作为试材。纳米银(上海沪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原液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