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成蚊季节消长调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河口市成蚊季节消长调查研究

梅河口市成蚊季节消长调查研究摘 要 目的:为了解梅河口市蚊虫分布及季节消长。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法。结果:蚊虫为3属3种。结论:刺扰伊蚊为优势蚊种。 关键词 蚊虫 蚊种组成 季节消长 材料与方法 调查时间:2004~2006年,每年5~10月,每旬1次。 调查地点:选居民住室四间1处,牛棚、猪舍各2处。 调查方法:日落后1小时,用电动吸蚊器对每个调查生境捕蚊15分钟(乘4为1人工小时)。将采集到的标本带回进行鉴定、计数、记录。 调查结果 蚊种:为3属3种,按蚊属, 中华按蚊,库蚊属,淡色库蚊,伊蚊属,刺扰伊蚊。 蚊种组成:3年共捕蚊2101只。刺扰伊蚊1361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4.78%,其中雌蚊1352只,雄蚊9只;次之为中华按蚊562只,占捕蚊总数的26.75%,其中雌蚊555只,雄蚊7只;淡色库蚊178只,占捕蚊总数的8.47%,其中雌蚊166只,雄蚊12只。 居民住室:3年共捕蚊237只。淡色库蚊92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38.82%,其中雌蚊89只,雄蚊3只;次之为刺扰伊蚊87只,占捕蚊总数的36.71%,其中雌蚊86只,雄蚊1只;中华按蚊58只,占捕蚊总数的24.47%,其中雌蚊54只,雄蚊4只。 牛棚:3年共捕蚊1109只。刺扰伊蚊731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65.92%,其中雌蚊727只,雄蚊4只;次之为中华按蚊340只,占捕蚊总数的30.66%,其中雌蚊337只,雄蚊3只;淡色库蚊38只,占捕蚊总数的3.42%,其中雌蚊34只,雄蚊4只。 猪舍:3年共捕蚊755只。刺扰伊蚊543只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71.92%,其中雌蚊539只,雄蚊4只;次之为中华按蚊164只,占捕蚊总数的21.72%,均为雌蚊;淡色库蚊48只,占捕蚊总数的6.36%,其中雌蚊43只,雄蚊5只。 季节消长:①住室:5月下旬出现,8月达高峰,9月下降,10月中旬消失。②牛棚:6月上旬出现,7月达高峰,9月下降,10月下旬消失。③猪舍:6月上旬出现,7月达高峰,8月下降,10月下旬消失。三种生境蚊种季节消长与气温走向相一致。 蚊虫与疾病传播的关系:我市由蚊虫传播的疾病目前只报告了疟疾。2006年1例,发病率为0.016/10万,经流行病学调查为输入性疾病。3年来我市没有流行性乙脑的病例报告。初步分析这与近年来没发现三带喙库蚊有一定关系。蚊虫与其他疾病的关系,有待今后进一步调查证实。 讨 论 蚊种较单一。3年来未捕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三带喙库蚊,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三带喙库蚊各类孳生地的调查,从而搞清其在本地近年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从三种生境监测到的主要蚊种活动情况看,住室以淡色库蚊为主,次之为中华按蚊与刺扰伊蚊;牛棚以刺扰伊蚊为主,次之为中华按蚊与淡色库蚊;猪舍以刺扰伊蚊为主,其次为中华按蚊与淡色库蚊。由此推断上述蚊种是兼吸血性。刺扰伊蚊以吸牛血和猪血为主,次之为人血;中华按蚊也吸牛血和猪血,次之为人血;淡色库蚊以吸人血为主,次之为猪血和牛血。 季节消长与气温的关系:成蚊的季节消长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最早为5月开始活动,当时气温为17℃,而后随气温上升蚊虫密度也相继上升,到7月中旬,当气温升至25℃以上,蚊虫密度也达到高峰。8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蚊虫密度也随之下降。10月份当气温降至11.23℃以下时,成蚊停止活动。 各生境蚊密度不尽相同,初步分析除了由于这几种成蚊生态习性及孳生地的不同,也和其吸血性有一定关系。 蚊幼虫孳生的必要条件是有水。由于近年来城市大兴改建,环境治理,蚊虫孳生地大量消失,使蚊虫种类、密度明显下降。但由于城市建设地下管道纵横交错,有积水,有一定温度,人为造成蚊虫越冬孳生的条件,因此控制蚊虫孳生,地下管道是不容忽视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陆宝麟,吴厚永.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59. 2 汤明,张士峰.长春市蚊种分布概况.中国卫生工程学,2000,9:24-25. 3 刘成模,温元海,等.有害生物与城市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11(2):139-141.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