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兴国寺塔商业地段城市设计初试.doc

尉氏县兴国寺塔商业地段城市设计初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尉氏县兴国寺塔商业地段城市设计初试

尉氏县兴国寺塔商业地段城市设计初试【摘要】本文通过对兴国寺塔的改造,探讨城市设计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以及探讨在旧城改造中如何解决现状保护和更新的冲突 【关键词】环境协调;古建保护;节点设计 尉氏县地处黄河大冲击扇西南边缘,开封南50公里处,河南省会郑州东南85公里处,西距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商业环境自古到今沉淀许久,并由此积累了丰富的城镇文化和商业氛围。 随着城市节奏步伐的加快,旧城改造的热点由旧城区的边缘向城市中心繁华区转移,旧城改造的对象由过去以居住环境的改造为主转向城市机能更新为主。本次城市节点设计的核心内容: 人民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城市设计,正是尉氏县的一个中心地段.通过努力和改造,寻回尉氏多年尘封的历史,结合现代气息,创造一个人文的商业环境,缔造一个舒适的城市亮点,作为尉氏县城市设计的初试。 1.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 1.1现状特点 县城属黄河泛滥区,境内古黄河交互沉积,切割和风力搬运,造成“城下有城”的说法,同许多城市的商业街一样,饱经历史的沧桑,但尉氏县中心区的规划设计有着独特的风格区别于其他商业街区,古塔(兴国寺塔)位于交叉口南75米处,作为此次设计的核心依据,建于北宋兴国年间,塔八级,体六棱,为重檐楼阁式砖塔,高30米,下围直径7.06米,自下而上每层递减,195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塔中心向外55米为控制半径。 1.2历史文化遗迹 在本案设计1.5KM以内文化古迹五处:除古塔外,还有紫铜钟和钟楼、刘青霞故居、阮籍啸台和华英女校旧址。见上图所示位置。 1.3街景混乱、没有特色、功能不明显 四角的地块多处未开发,导致二线建筑直接暴露于主干道,建筑布局零乱,景观较差。没有反映尉氏的特色,交通功能与购物环境互相干扰,影响商业的发展。停车位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商业和休闲带来的交通停车场地需求会更高。 1.4建筑形态缺乏统一的规划 现状设计范围内建筑形态和布局问题突出,建筑风格各异,空间环境的总体性和协调性较差。街区内建筑以2-3层的旧商业店铺为主,碍于旧城区改造的经济问题,新规划的建筑应以4-6层为主,街道的街景和空间尺度有待进一步推敲。 1.5文化古迹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 人民路是尉氏从古沿袭到现在的东西轴线,一直未改变。但到现在,能代表尉氏真正的历史风貌的东西太少,市民体会不到尉氏的历史、文化氛围。现状文物古迹和重要建筑周边环境较差,相互之间缺少整体联系,市民的购物和休闲可达性差。 1.6城市景观和环境小品缺少 重要节点的空间意象不鲜明,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缺乏画龙点睛的渲染。建筑质量的层次不齐,沿线的城市环境细部和街道建筑小品缺乏,大大削弱了商业空间的感染力。 2.城市设计策略研究和节点设计 2.1项目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2.1.1贯彻局部优先原则,塑造尉氏传统商业街及旧城区中心商业区的整体面貌。 2.1.2持续可发展原则,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注重街区文化的保存和延续,强调领属场所感,并使这种具有恒久价值的历史特点以一种新的方式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形成有传统韵味的现代城市模式。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和手段,将更新开发与保护继承相结合。 2.1.3注重系统性的改造原则,注重城市机能的更新、创造,而不是单纯的旧城改造和保护。 2.1.4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与市场相接轨,与经济相协调,具有实施的可操作性。 2.2项目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框架 2.2.1设计重点 通过对历史古籍的梳理,突出中心城区的统帅作用,从而完善城市机能和作用,以点带面,通过一些重要节点的精心设计处理,勾勒出尉氏的整体轮廓。 2.2.2重视“古建”所创造的空间序列,总体吸收尉氏古建的一些关键点如灰墙黛瓦、重檐屋顶,提高城市景点的品位,做好城市小品设计 2.2.3土地利用 改变以传统二维平面规划为特征的土地利用观念,充分发展地上地下空间。 2.2.4交通和停车 实施规划地下停车场地,设置组织公共交通站点,形成交通转换,同时设计出租车的站点,避免任意上下车,破坏干道交通的通畅。考虑二线道路(附道)以内,做好后勤停车及临时停放的问题。 2.2.5高度控制和高层布局 从单体建筑角度来看,控制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的街区建筑肌理。古塔的建筑高度30M,规划要求向东南西北各55M。其他建筑物应低于古塔至少5~10M,才能突出古塔这个重点。 2.2.6建筑造型 从整体上看,整个节点用人形天桥呈弧线连接三个拐角,外观采取中国民居传统形式,对其进行分割处理,增加了空、灵、透与实、硬、坚的对比,私企显得丰富多彩。采用整体实墙与部分玻璃虚墙的对比,是建筑物上下四层连接到一个整体,部分屋顶做成攒尖屋顶,与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