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技能培训..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救护技能培训.

参阅材料6建议对学校教职工进行救护技能普及培训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恶性心血管事件频发。因意外伤害事故和各种突发性疾病而导致死亡或致残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家庭均带来巨大的损失。当你身处车祸现场,当你看到有人溺水,当家里老人突发疾病,当你的孩子被异物堵塞气管,当有人跌倒不起,你会怎么办?你能怎么办?传统的急救观念总是把生的希望寄托在医务工作者或120的手中而拖延和错失了抢救的黄金时刻,有80%的伤员死于院外。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50余万人出现突发心脏病,而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却不足1%,猝死数量居全世界之最。这类心脏性猝死案例中,青少年猝死事件占据了一定比例。如河南工业大学在2000~2009年间有5名学生发生猝死,2012年上海有8名中小学生猝死。重庆市近年来已屡次发生学生猝死事件。这些突发心脏病患者,大多数还没有来得及送到医院就已经死亡,抢救成功率相当低,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目击者缺乏突发心脏性猝死的急救知识,导致患者错失了成功抢救的第一时间。心脏骤停5分钟内是可以抢救复活的,最有效的就是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心脏骤停发生的现场都没有医务人员,只有第一目击者为其进行心肺复苏,保持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为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徒手心肺复苏术是唯一且最有效的急救技术,它操作简单,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便可实施,并且国际上已制定有《201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但是,这些急救技术目前在我国普及率很低,掌握率更低,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进行全民普及,在这些国家突发心脏骤停大多数情况都能急救成功。世界各国已越来越重视对公众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达33%,而在中国,接受过现场急救培训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130,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因此,广泛的开展救护培训已经凸显出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著名的急救、复苏、灾害医学专家李宗浩提出:急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必须从医生的手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在社会上最大范围、最广层面上得到普及,使更多的人懂得基本急救知识,学会基本急救技能!尤其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地震、洪水、泥石流、火灾、车祸、矿难事故一次又一次的告诫我们:如何预防灾难和减少灾难损失是一个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老龄社会,防患于未然,提高生命的质量,延缓生命的时间,保护自己,帮助别人,让现场救护走出医院,让每一个老百姓懂得急救,参与急救,用我们的双手共筑生命的长城!按照以抢救复活的,清楚,只要规范操作就能够有效地挽救生命。为此,建议我国应对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国内如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该单位2009年与重庆市红十字会联合成立重庆市救护技能培训中心,近年来共计培训合格急救员近9000人,学生代表队获国家救护技能竞赛二等奖,面对学生晕厥、急性呕吐等多次突发事件均被救护员在送医前正确救护,每次校运会均出勤保障,大量大学生救护员把救护意识和技能传递到他们来自的祖国四面八方。建议1、可在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建立专业救护技能培训队伍;建议2、可先在各类学校对师生普及培训急救技术,在公众人员开展救护技能培训并强制专业认证,适时进行全民普及推广;建议3、编写若干层次教学资料,救护意识从娃娃抓起,在中心学课程中加入救护常识;建议4、增加研发和投入,在公众区域投放数字化、网络化、便携式心脏除颤器、药箱等急救器具和急救宣传资料,投放密度可以500-1000M每处,投放参数可以联合移动运营商植入手机APP,供公众查找。

文档评论(0)

518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