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复习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复习课件

* (三)材料探究类 材料探究类包括图表材料类和文字材料类 图表材料类 答题思路归纳: 1.仔细观察图表,尤其注意图表名称、栏目、数据 2.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变化、差距 3.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答题注意点: 1、一般不要轻易引用图表中的数据,要学会用词语概括变化现象。 2.答题时常会用到“剧增”、“陡增”、“加剧”、“急剧”、“下降”、“上升”、“越来越……”、“明显”、“趋于”等表明变化的词语。 * 3、下面是某市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的一项结果。 调查问题 小学生 中学生 如何对待考试作弊 坚决反对 85.5% 65.3% 诚实者吃亏,有机会也作弊 10.2% 24.5% 事不关己,听之任之 3% 11.6% (1)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中学生“诚信意识”较小学生淡薄。 * 家长应当采用积极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 1、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某市“雏鹰金奖争章”夏令营活动时对150位学生的调查,请根据右面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 (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怎样的问题? 现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小部分家长采用训斥或睁一眼闭一眼的教育方法。 (2)请你就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1.考题形式: ①阅读相关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②结合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③阅读几则材料,结合个人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 2.解题:所谓探究,就是要求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而发现、探究就是要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 文字材料类探究题 * 文字材料探究题的基本方法 (1)问原因(即探究因果关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原因。我们一旦知道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探求原因、得出探究结果。 例1、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结果是出现五角星图案。原因是孩子有好奇心没有按常规去切,而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分析:结果是出现五角星图案。原因是孩子有好奇心没有按常规去切,而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 答案示例: 有志者事竟成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勇于开拓创新就能成功 许多发明创造建立在梦想的基础之上 练习: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我想,我们有一天能够在机器上模拟人的思维,为什么不行?电脑是用硅做成的,可以计算,人脑是用碳构成的,质子在大脑里的运动形成了各种概念,这是完全可以模仿的。”果然,他和他的微软公司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 2、抓关键 提供的材料总是有一个中心,为了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的精髓,准确理解材料,探究出正确结论。 例2、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子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如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分析:本段材料中“其人自护其短”是关键句,找到这个关键句,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不可自护其短。或自护其短要不得。如果抓不住关键,而得出“北人有不同凡响的壮举”就错了。 * 探究复杂材料的常见方法 1、同中求异法:相同的材料,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探究结论,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材料中寻求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正确绝伦。 材料: Δ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Δ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Δ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Δ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Δ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 分析:以上几则材料的共性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的成就。细分析1-4则材料有一个共性,即他们在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5就不同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果我们不能关注相同材料中的差异而得出“伟人们在年青时就取得了突出的贡献”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